后台回复【云群】,免费领取24、25考研全部资料

(文末有云群福利~)

考研倒计时103天

过考研,就像是经历了一次成长。当读了研究生后,恋爱观和本科比起来会有什么不同?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教育现代化》期刊上的文章,《本科生与研究生恋爱观对比分析》,看看有没有让你认同的地方。

01

重要内容概述

探讨高校在校生恋爱观,首先阐述恋爱观总体情况,再侧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恋爱观进行对比分析,主题方法较为新颖,具有一定意义和创新性。 

02

恋爱观总体情况

大多数人比较期待爱情,两情相悦是一段感情开始的主要原因,性格的相容性是影响爱情的最重要因素。男大于女被广泛接受,能接受年龄差2-4岁。理想的异性学历是本科生为佳。在恋爱中,男女双方应该付出相当,倾向于依赖且独立的恋爱模式。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更倾向以婚姻为目的开始恋情。对另一半的学历要求略高,更希望对方也是研究生,相对更加期待爱情,更偏向较独立的恋爱互动模式。

本科生对于年龄差距的接受度更加包容。女生比男生对爱情期待程度更低,倾向选择比自己大的异性伴侣。男生更希望另一半是本科生。男生相对青睐较依赖的互动模式,这与"女生更黏人"等传统形象有出入。

03

关于颜值

“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将容貌放在第一位,为了从感官上获得美的享受,将是否能为自己争光、对得起亲友作为恋爱出发点,忽略思想、精神上的条件,将爱情变成脸蛋上的简单拼凑”。在样本调查里,此类非理性恋爱的占极少数。

04

关于恋爱与婚姻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更倾向以婚姻为目的开始恋情。“多数研究生恋爱的婚姻指向较强”。由于成长阅历、年龄等因素,相对目的性更强,更理性、现实,不选择“排遣寂寞”“随大流”等非理性行为,本科生更主观化理想化。

05

关于学历

学历要求,无一选择“专科”,侧面反映专科生在高校在校生的理想对象市场不受欢迎,同时,“无要求”和“不选择专科生”这样的选择是否互斥值得商榷。 

研究生对另一半的学历要求略高,更希望对方也是研究生,本科生理想恋爱对象的学历以本科为主,极少想找研究生,这与个体本身学历差异有关。

进行年级差异分析,研一作为入学新生对学习生活仍然有美好希望没有受现实冲击。高年级学生对现实更加妥协,只能降低些许标准,但基本还是以研究生为理想对象。 

作为高学历的女性,女研究生在择偶上受到了社会限制和自我限制,高度社会化下的自我逐渐丧失,或许更多被动地遵循社会法则与世俗观念,传统择偶观一直延续,“斜坡理论”强调男方的一切条件都应该比女方强,这导致了低质D男与优质A女,因为找不到匹配值被剩下,于是这几年受到媒体广泛报道的现象优质“剩女”出现,甚至过度渲染高学历女都找不到对象,以偏概全。


单独设列数据子集分析,女研究生本身并不着急,与社会所渲染的“恨嫁”“求爱心切”有着出入。女研究生对爱情的期待程度与在校生总体不具有显著差异,对爱情保持冷观态度。 女生学历要求相对高。

06

关于年龄

本科生对于年龄差距更加包容,更加关注外貌。 

女生不如男生期待爱情,更加认为影响爱情的最重要因素是性格相容性,倾向选择比自己大的异性伴侣。 

女生能接受的男女年龄差更大,更青睐比自己年长的异性。男生能接受的年龄差主要在0-4岁,0-2岁最多,而女生普遍接受年龄差为2-6岁的,2-4岁最多。

07

关于互动模式

研究生更偏向较独立的恋爱互动模式,高学历赋予个人更多自由独立的追求。 

比较多女生认为男女付出是相当的,而男生认为男性付出更多。 

男生相对倾向较依赖型的互动模式,这与“女生更黏人”、“男性更崇尚自由”的传统形象有出入。 

不过,在恋爱这件事情上,文章的调查也只能算是一种参考,做人难,做一个兼顾学业和爱情的好人更难。这个道理,和我们搞科研、做学问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未知并且充满可能的事物,但是我们依然会相信,甚至有这种奢望:自己可能会在这个领域能做出来一点什么。这就足够了,这是学习里的信念,爱情里也是如此。 

对于单身硕博们来说,还是应该在可能的时间里,多认识一些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人,也试着去敞开自己的心,这样谈上一段高质量的“晚年校园恋”或许也不是梦。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公众号推送改版后,一定要星标考研自习室

避免错过日更资料和考研大事件


赞后在看,一定上岸!
阅读原文”进云群,口令:考研自习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