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周期,品牌的“掘地求升”之道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2023年11月,阿迪达斯全球CEO约恩·古尔登在投资者会议上宣布,阿迪达斯将在中国市场推出 “100美元以下价位的真正好鞋” ,以求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100美元以下的价位段,已经触及到了李宁、安踏等品牌旗下以“国潮”为主题的中高端产品系列,阿迪达斯的进入,必将挑起一番惨烈竞争。
有人说,连阿迪达斯这种占据了有利生态地位的头部品牌都“屈尊”降价,看来生意是真的不好做了。面对经济形势严峻的2024年,一些品牌开始意识到,适时“战略收缩”以求生存,挽回丢失的客户与市场份额,是比为了品牌调性和定位硬撑,更加合理的选择。那么,经济下行周期,品牌应如何开动脑筋,“掘地求升”?


2023年“双11”购物节,是引发品牌和大众对于消费形势忧虑的一个关键节点。“双11”结束之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变着花样地在交易额报告上玩文字游戏,掩盖消费热情不足往年的事实。只有深入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和抖音平台,还在低价商品的簇拥中高歌猛进。其中,有部分品牌敏锐地感知到了市场的走低,并开始了降价自救。
2023年11月,良品铺子宣布降价,旗下300款产品平均降幅20%。公司对外宣布,降价是因为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即降本增效的成果。但查阅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滑了14%,很难不让人把降价和业绩的压力联想在一起。随后,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闲食品品牌纷纷跟随,有的直接降价,有的则推出“秒杀”“爆款”活动,实质性地让利给消费者。
休闲食品行业的利润下降,与近一年大量出现的线下零售折扣店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在消费者对于休闲食品的偏好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上述品牌面对不同业态竞争露出颓势,也说明了此类产品本就存在着更多降价的空间。这也是品牌面对市场整体疲软的最直接的解决办法——降低利润率,断臂求生。
对眼镜行业来说,效仿起来却很难。这是因为,眼镜零售不比休闲零食,有如此大的市场体量和利润空间。眼镜零售既包含商品,也包含验配服务,一旦轻易降价,降低了整体服务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价格再想恢复就十分不易。要知道,良品铺子即使降价,也多是降低的那些复购率较低,并非销量主力的产品。如果眼镜零售行业发展到也以狠抓供应链管理,以个位数百分点的成本优势胜过竞争对手的话,对于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



除了降价,也有品牌从下行周期主力产品潜力耗尽的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商机,借助他山之石,创造新的品类,或是调整经营模式,开发冷门产品,或许是破局之道。这就不得不提到快消品行业的经典案例,上世纪末优衣库借助摇粒绒绝地翻盘的案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困境之中,优衣库创造性地引入了以前只在登山服、滑雪服等价格昂贵的特殊服装中使用的摇粒绒材料,并利用其遍布全球的产业链布局,在日本购买原料,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初步加工,在中国进行纺织和制衣,最终开发出轻薄、保暖且平价的摇粒绒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一上市即销售火爆,并畅销20余年,至今都是优衣库的王牌产品之一。
有人说摇粒绒系列产品的大火离不开优衣库对全球供应链出色的把控能力,但在1998年的那个冬天,能想到用此前从不用于大众平价服装的摇粒绒材料进行尝试,却是体现出了经营者的大胆与机智。谈到这个经典案例时,优衣库掌门人柳井正曾说,“消费者不来购物并不一定是因为价格,而是没有了购买的理由和信心,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全新的购买理由。”
眼镜行业近年来大火的近视管理镜片,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市场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新一代近视管理镜片的出现,满足了广大家长保护孩子视力的迫切需求,为他们提供了购买的理由,于是迎来了业绩的爆发。近年来近视管理镜片市场逐渐饱和,成人精准验配、成人渐进的蓝海市场又成为了许多企业努力破局的阵眼。



下行周期中,折扣化将成为常态,这是品牌重新梳理与渠道关系的一个契机。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预测,相对其他业态,2024年折扣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抢占更多原属于大卖场、超市、百货的市场份额。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24年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展望》,2024年全球零售额将增长6.7%,实体店销售额将占总销售额的85%以上,预计2024年也将是自2021年以来线下零售增长最强劲的一年。
折扣化趋势打破了传统的零供关系——零售商不再只是渠道商,品牌也不单纯是供货方,而是双方共同定制更符合市场化的产品。这个过程中,零售商的数据洞察也为品牌带来新的、适配下行周期的产品思路和销售增量。
2023年以来,即时零售已成为新的风口,美团、抖音、京东等传统电商企业纷纷厉兵秣马涌入这一赛道,不计代价地投资建仓、提供流量扶持,以一种更加确定的姿态为品牌提供助力。据商务部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研究报告(2023)》显示,即时零售过去几年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前端消费者的变化,倒逼着零售企业也加入这场变革之中。目前,眼镜行业已有企业入局即时零售,以隐形眼镜、护理液、周边护理产品等适合外卖标品为敲门砖,尝试这一全新的赛道。
如果说2023年“低价之战”的主角还是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商,关键词是流量补贴、白牌、产业带和垂直供应链;到了今年,遭受更多挤压的将是品牌。换言之,轮到品牌商做自我变革了。否则,生存空间可能更加狭小。
文:Sam | 美编:丫丫
责编:彭冬林 | 审核:罗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