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背书,好的品牌能够带来产品的溢价。发展品牌农业,要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品和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农业,以品牌保质量,向品牌要效益。
发展品牌农业,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品牌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那我们如何深刻理解这些问题,又如何应对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我们先集中了解下,我国品牌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整体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品牌农业存在认识误区。
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对品牌建设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有商标就是品牌,混淆了品牌和商标的区别,而且“重生产,轻品牌”的现象比较普遍,打造品牌的意识不强,缺乏对品牌内涵的认识、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文化的挖掘。在管理上,一些地区认为区域公用品牌就是“行政品牌”,地理标识可以超过原产地。此外,多数市场主体存在品牌定位意识缺失的问题,商标注册随意性较大,认为“高大上”就是品牌等错误认识。
二是对农产品品牌定位不清。
虽然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众多,但真正在消费者心中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不多,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突出,常常出现“一品多牌”和品牌内涵单薄等。
三是品牌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由于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较少,除了极少知名品牌外,多数品牌影响力还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区域的品牌不多,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就更少了。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品牌,由于保护机制不健全,无法持续保持影响力。同时,受到农产品自身局限性及人才、科技、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发展,呈现地区和种类分布不均、主体结构分布不合理,品牌规模小,初加工产品品牌多,且科技含量不高,阻碍了农产品品牌整体实力的发挥。
四是区域公用品牌重申报轻监管。
各地对申报、推广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提升地方形象产业比较重视,但对于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监督、管理滞后,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授权与退出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出现了区域公用品牌“泛用”和未授权生产经营单位“滥用”等问题,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倾向,严重影响我国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
五是品牌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农产品的生产对自然条件有较强的依附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差异较大,对各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认识水平不一,致使各地的品牌化发展很不平衡,就品牌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好于欠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好于内地。从产品看,农产品品牌多是鲜活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难以提升品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结合以上对农业品牌发展中相关问题的理解,建议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Part01.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农产品商标的关系
打造农产品品牌,需要对农产品属区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要进行挖掘,依托农产品品质认证、地理标识和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价值。而农产品商标只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部分内容。“品牌”和“商标”都需要塑造形象并赋予内涵、提升商誉,但商标更注重营销体系的建立,提高消费者影响力。
Part02.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营销体系建设的关系
营销体系是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消费者是通过营销体系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产品生产者是通过营销体系推销、宣传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广大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就不可能形成知名品牌,即使已形成知名品牌,如果营销体系建设跟不上,品牌生命力也不会持久。例如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通过近万人的营销网络和体系建设,打造了面食业产品高知名度的品牌。
Part03.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发展品牌农业必将带来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升,如果产品提价带来销量下滑甚至企业效益下降,则品牌就难以持续发展。我国粮、棉、油、糖和部分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一些商家侧重于将品牌定位在高端领域,认为只有高端的品牌才是品牌,其实中低端品牌也有自身发展的优势,有其特定消费群体,关键是要找准市场需求,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升竞争力。
Part04.
要处理好农产品品牌与监管的关系
农产品品牌与工业品牌不同,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政府需推动农产品差异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归属管理,强化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开展农产品品牌征集、审核推荐、品牌评价,以及品牌培育和保护制度。
2.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作用:如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品牌标准体系、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品牌营销和加强品牌管理等。
3.加快农产品品牌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引导、鼓励、支持品牌经营主体自觉维护品牌形象,依法进行品牌经营。
综上,处理好这四个关系是实现农业品牌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注重品质、营销、成本和监管四个方面,才能真正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源:中农农业研究院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版权保护,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源自网络素材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