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华语辩论冠军邀请赛 

辩题:小作文维权对社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德鲁大叔

正方一辩:刘杨(第二届 世界华语辩论冠军邀请赛 冠军暨全程最佳辩手)

正方二辩:黄雁捷(2018年 中华辩论联赛 冠军)

正方三辩:赖长生(2018年 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全程最佳辩手)

正方四辩:郑博文(2016年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季军)

反方:队史最佳成绩!

反方一辩:汪湛然(2023年 华语辩论世界杯·温州赛区 亚军)

反方二辩:杨昕雨(2023年 明德杯·首都高校辩论邀请赛 冠军)

反方三辩:李晨恺(2020年 华语辩论世界杯·兰州赛区 冠军)

反方四辩:张至人(2022年 华语辩论世界杯·天津赛区 冠军暨全程最佳辩手)

评委:韩笑 王汐楚 曾厚恩

B站搜索 “ 第三届 世界华语辩论冠军邀请赛 小组赛 德鲁大叔 VS 队史最佳成绩!小作文维权对社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

B站up主 “ 新南威尔士大学华辩社 ”

B站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u4m1T7iy?t=4.9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首先这场比赛可谓星光熠熠,尤其是正方。在语言表达、证据选取、攻防技巧甚至辩论礼仪上都做了诸多良好的示范。

特别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正反双方对于案例陈述的差异,正方能把案例清晰、高效同时动人地展示,这是精心设计和长期练习的结果,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这是场非常值得复盘的比赛,反方辩手的个人能力很强,场面显得非常焦灼,甚至我认为正方被打出了一个巨大漏洞,但全场打完还是正方获胜,为什么?

 

正方的虎头蛇尾

正方认为小作文维权的利好是“系统性”的利好,是根植在工具、方法内在属性里的利好。

而小作文维权的弊害是“操作性”的弊端,是因为使用者能力差异、意愿、立场不同而形成的弊端。

这个切分非常“科学”。事实上如果把维权用的“小作文”当作某种工具来看,工具确实有一些内在属性。拖鞋、板砖、冻豆腐都有可能拿来行凶,但大体上似乎不是它们的主要用途。

美中不足在于,正方在论证小作文维权的利好确实是系统性的,确实是根植在工具内的属性这一点上论证的不算严谨,稍有一丁点虎头蛇尾。

正方在论证小作文维权高参与、广泛的覆盖性、引发共情继而引发关注解决问题等,更多是拿结果上的数据,有多少关注、不带情绪的比例、设计诬告或者谣言的比例,甚至中国整体网民诚信水平、包容性、共情能力不断提升……然后就直接下结论了,叫做“(这些提升)正是网民在维权和围观维权中得到了提升。”

 

似乎正方以它设立的论证目标而言,这里有点点避重就轻了。不过数据确实非常得立体(维度多)!这里也值得我们学习。

 

反方的用力过猛

反方似乎花了很多力气,把打击的标靶定在了小作文维权引发网民情激昂以及未审先判上了。这两点似乎都不该成为发力点。

首先情绪似乎不是件坏事,对不义之事有正当情绪是完全合理的,正方在自由辩论后段以及结辩时也非常明确指出,情绪、直觉、常识在公平正义的维护当中甚至是必要的。

这里反方自然“退”到了,对不该动用情绪的领域、案例使用情绪才是不对的,也就是所谓诬告的案件,这里的分析后续再谈,但至少已经说明了,网名情绪昂扬不应该是被指责的问题。

 

其次未审先判好像也是个“言过其实”的指控,反方说了很多类似“网民取代法院宣判”的表达,但显然小作文发挥作用的网络领域完全起不到法院宣判的作用,更大多数时候,两者还是一个各自独立的区域。

反方对取消小作文之后的举措只能说到各种形式的权力监督或媒体监督,如果是权力监督,正方掏出了大量受害人没法走正常途径只能写小作文的案例,如果是媒体监督,其实逻辑上一样有反方担心的网民或者受众被“煽动”的问题。

正方还质疑过,按反方不能未审先判(无论是判案、还是判断),那官方公告出现之前人们无法做任何讨论。更不用说正方举出正当防卫的例子……未审先判无法接受这一说法显得非常无法接受。

 

反方的出路

造谣和诬告是反方最有利的武器,但被正方化解得很好,一是通过数据证明,总量不多。二是通过“认知不公”的概念,让我们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这种诬告,因为这是平衡权力不平等的必然代价。

正方三辩用很短的陈词时间就讲认知不公的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以及自由辩论正方四辩提问“请您方举出哪怕一个,老板写小作文诬告员工,丈夫写小作文诬告举报妻子,导师写小作文举报学生的例子。”非常有杀伤力。

如果反方的论证集中在这些诬告上,那不是诬告的案例反方怎么办?不是诬告还推动社会进步的案例怎么办?这些案例如果还在比例上占多数怎么办?即便有诬告可能也是某种社会结构的必然,导致诬告这一现象显得情有可原怎么办?

这些问题不解决,至少在这场辩论赛里,反方很难获得胜利。

也许正方同学一开始系统性、操作性的定义就给了一个方向,如果反方能证明,至少有一类人ta们出于非常集中而显见的目的,系统性地通过诬告、造谣式的小作文获得巨大利益,这样的人还会越来越多?可能还有胜机。

反方同学有句话说得很对,小作文维权是个人的自由,甚至是个人某些处境下唯一有利的选择,但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有些案例本身是好的,但ta不值得被复制——这里的缘由可能就是反方的出路。

欢迎留言推荐辩论比赛或辩题,

下周见!

 推荐人 

智力不高的Alan

一位好作家,离不开一定的阅读量。一名出色的导演,或许不仅要纵览经典,还要对同行同业的最新产出有所了解,以期触类旁通。思辨学习或许也是同理,一周辩论赛事观察尝试每周推荐一些值得琢磨的比赛,供大家学习、参考。

特别申明,入选比赛皆有明显的优秀之处,希望大家把握其中亮点,为自己所用;未入选比赛很可能是我还没看,每周推荐十几场比赛也没有意义。一周辩论赛事观察并非总览性的周报,而是一份每周学习材料,希望大家理解。

当然即便如此,仍是个人主观判断,欢迎讨论。

编辑 | 马小易  图片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