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为什么要开花呢?

发表于 资讯中心

日复一日的,我在路灯橘黄色的光下走过那些樱花树,脑子里沉浮着许多关于樱花树的奇怪的问题。树还是三年前的树,可是花或许不再是当年的花。这样想来,树似乎比花更浪漫,一种“樱花代代无穷已,古树年年望相似”的浪漫。

花苞已在树枝上等待了好久了。等什么呢?等一个黄道吉日,或是等一个好天气?但可以知道的是,总是有人在等着花开的。我已经一日又一日地从那些花苞下走过,如果花真的开了,我、是否又会舍不得那些花苞呢?

樱花树也是先开花再长叶,一团一团的花苞挤在光秃秃树枝上,有种不协调的病态。很难想象,那样细瘦干枯的枝条是怎样孕育出那么多那么多丰满的花苞的。所谓“千朵万朵压枝低”是确有其事的,或许花开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便只在那花上,很少有人意识到,那枝子比以前近了些。说那树现在“病态”,还在于那坠满花苞的树有一种窒息感。冬天的时候那树只是刺棱棱地戳在那里,颇有几分恣睢和洒脱,站在树底下抬头望天,也总是能看见树枝刀劈剑砍地将天空切成几块;现在,反倒是春天,那些间隙被花苞填满,密密麻麻,从树下望过去,好像一张网把人笼罩在里面,营造出一种不适时的绝望。

为什么要开花呢?看着那些花苞,我忽然想。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说,开花结果是为了物种的繁衍和存续,可是种在校园道路两旁的樱花树,他们并不担负物种繁衍的责任,他们为什么要开花呢?花那么脆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那不是自我保护的方式;若说是为了游人盛开,未免也太自作多情;大概也不是每棵会开花的树,都是一位痴情女子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她与心上人结一段尘缘的结果;如果说不开花的树不会被选作景观树,又实际上是因果倒置。

为什么要开花呢?那条路叫做“樱花大道”,可是一年中又有多少时日是有樱花的呢?大多数时候只是那树。为什么不就叫樱花树大道呢?同样是一棵树,为什么国槐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条路?因为他的名字里带了个“国”字吗?为什么樱花树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而是在或是花或是果的名字后面,若有似无地点一个“树”字,就成了自己的名字呢?这似乎是蔷薇科植物的宿命,苹果、梨、月季、玫瑰,人类总是先为一株植物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命名,然后用部分命名一整株植物......如此想来,与其做一株樱花树,不如做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为什么要开花呢?只因为他叫做“樱花”树吗?可是他又为什么叫做樱花树呢?明明他生命中只有那么微不足道的时间在开花呀!难道只有符合人们期待的,才值得被看见、值得被命名吗?为什么要从整个世界里裁下细细的一条,并信誓旦旦地将其当作全部呢?而且,人们所期待的,真的是那樱花吗?樱花真的“美”吗?又或者,只是因为对人来说,是否正因为樱花短暂,所以才觉得美呢?就如同《圣经》里那句,“你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难道所谓“审美”和“期待”,就是这样一种病态和畸形的思维方式吗?难道整个春天,都只是“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这样一个幼稚而荒诞的骗局?

我知道很多事情没有为什么,甚至很多事情不需要也不该去问为什么。可是不说出口的为什么,难道就不存在了吗?

或许根本无人在意。

+       PRESENTED BY H118 星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