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来医院看病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做一个胃镜检查,为什么医生还要开抽血、心电图检查呢?这些额外的检查可能让一些患者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在进行胃肠镜检查之前需要这些步骤。今天,来给大家简单地说说胃镜术前检查这些事儿。
为什么要抽血检查?
胃肠镜检查前一般需要检验的血液项目有:血常规、术前四项(也叫术前感染筛查)、凝血四项。
血常规
主要评估患者有无炎症、重度贫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这些指标也往往是提示某些胃病,也能指导内镜医生在检查、诊断时候有所注意和侧重;另外,血小板数目还能判断凝血机能、出血倾向,在需要活检或镜下治疗的时候会引起注意。
术前四项
术前四项(也叫术前感染筛查)目前大多数医院需要检查的项目是:乙肝、梅毒、丙肝、艾滋。在三级医院,术前四项检查现在是常规项目,所有手术、侵入式检查、比如胃肠镜都要作。这是硬性规定,则可以不予手术或检查。因为胃镜和肠镜是消毒后重复使用的,如有特殊感染,需要专门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携带这几类病原体的患者使用的胃镜、非一次性器械,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包,除了一般的消毒流程外还要多次消毒,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
凝血四项
凝血系列检查主要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做胃肠镜检查,有时会取活检,还可能会蹭伤粘膜、遇到小的胃肠道息肉直接切除处理,如果凝血功能不好,会导致出血量较多、甚至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抗凝、和消炎止痛类药物,以及某些激素类药物,活检或切除术时易出血,这时便需要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才能明确;还有极少数人是隐性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友病,很可能在胃肠镜检查后出血不止,出现危象。
因此,事先知道患者的凝血情况,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准备,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心电图(ECG)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胃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紧张和压力。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这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心脏问题或潜在心脏风险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胃肠镜检查过程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抽血和做心电图还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些参考指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胃肠镜检查的风险和收益。例如,血液检查结果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果凝血功能异常,胃肠镜检查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样地,心电图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从而在检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在检查中可能遇到的心脏问题。
最后,抽血和做心电图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基线数据,以便将来作为参考。通过与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比较,医生可以了解检查过程是否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任何变化。这有助于医生确定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关于我们:如果您还有疑问与困扰,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在线咨询,将有专人为您解答,还可以发送“姓名+联系方式”,直接在线预约挂号。
戳阅读原文,专业在线答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