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作为长房长子,为什么地位会低于宝玉?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地位高低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题主所说贾琏的地位低于宝玉,应该是受到小说中宝玉是主人公,戏份较多的影响,比起贾琏,贾宝玉更受人瞩目。那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宝玉的地位?而这些就真的表明宝玉的地位更高吗?
贾母和元春的格外偏爱,让宝玉显得比贾琏地位更高,其实不过是被宠爱的孩子
在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一幕——元春省亲中,元春来到省亲别墅接受众人的跪拜,贾府所有的男丁都是隔帘问安,包括元春的父亲贾政,只有女眷才能进到内室见礼,这是皇家的规矩。
元春见进来的人中并无宝玉,便特意命人快引进来,完全不顾外男不能擅入的规矩。
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元春未进宫时,对宝玉时时教导,极其怜爱,名分虽为姐弟,情状有如母子,在元春眼里,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弟弟,始终是长不大的孩子,确实,此时的宝玉也不过十二三岁,还未成年。后元春进宫也放不下这个弟弟,时常嘱咐贾政夫妇:“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可见元春对宝玉是十分的疼爱。
有做贵妃的姐姐加持,宝玉的生活自然更加无忧无虑,每每肆无忌惮的享乐不读书,也少有人约束。
元春常在宫中还有些鞭长莫及,而贾母才是宝玉的贴身“护身符”。
贾琏与宝玉同为亲孙子,论理并无远近之分,但人的情感总归不是天平,能时刻保持平衡,对待宝玉确实是更偏心一些。书中细读,我们发现这也是有原因的。
宝玉衔玉而生是为奇异,贾母视做珍宝。玉,一向是被认为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而深受人们的喜受,是尊贵的象征,宝玉口含美玉而生,当然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的吉兆。
宝玉长得像荣国公。清虚观打醮时,张道士提及宝玉同当日的国公爷仿佛一个稿子,贾母也附和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孙子像爷爷,这也是被认为有福相的。
综上这些,可见宝玉在贾府是最受宠的那个孩子,未成年的宝玉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但是这些与他在家族和社会上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关系,仅只是一种长辈对孩子的疼爱,甚至是溺爱。
贾琏没有所谓的宠爱,但是是实力担当,承担着贾府的管理职能,论家族和社会地位更胜一筹
贾琏应该没有享受过宝玉这些待遇,首先,贾赦这个长子并不太受贾母待见,连带着贾琏这个儿子也就少了许多宠爱,而且他的母亲应该也没有王夫人这样显赫的娘家,更没有元春这样的贵妃亲姐姐。
但是这些因素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贾赦是荣国公的长子,贾琏是贾赦的长子,是贾宝玉的堂兄,古人十分讲究长幼有序,弟对兄是要极其恭敬的。
虽然贾母同二儿子贾政居住,但是管家权却交给了贾琏,名义上说是因为贾政不善理家,王夫人年迈精力不济,其实也是为了平衡和贾赦的关系,在对外来说,毕竟贾赦是长子,家中凡有重要场面,要以贾赦为尊。
扩大到宁荣二府时,在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活动中,对这个父子长幼关系更是有一个明显的划分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在此,昭穆指古代宗法制度对于宗庙祭祀排列次序的规定,分昭穆排班就是以父子、远近、长幼、亲疏的顺序依次排列。贾敬虽已出家,但是他长房宁国公的长子,主祭一事必要由他完成,这是不能破的规矩,往下再按顺序依次排列。
因此,贾琏在家族中的排位是高于贾宝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宝玉再多的宠爱也换不来的。
关于社会地位就更不用多说了,贾琏已经成年,打点着贾府里外一干事务,上至京中高官,下至外省小吏,可以说是无处不通。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收了净虚那姑子三千两银子,便不顾道义生生的拆散了一对有情人,闹出了人命案。办这件事时,王熙凤便是假托贾琏的口吻给当地的节度使云光修书一封,便轻轻松松的料理了。
不管是借着贾府的威风,还是贾琏自身的办事能力,总而言之,贾琏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要高过整日风花雪月的贾宝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