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去扫墓?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中国的节气就像闹钟,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日子敲响,提醒人们回到自然的轨道中,按照自然的节律去享受生活,这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其中,清明的钟声尤为响亮。很少有一个日子,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又平淡自然。
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是节气。
这一天,天清气明,人心通透。
今年的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
清明作为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仪式,是节日最吸引人的部分。
祭扫,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仪式。
根据宋朝《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老幼,往往全家出动,扫墓活动也成了社会全体人员参与的活动。
文学家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描述过宋代清明扫墓的情景:
南北山之间,车马纷然,野祭者犹多。妇人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
每逢清明,古人们便三五成群,于山野间扫墓。
千年过去了,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我们在墓前焚清香挂纸钱,慎终追远;在青山绿水间踏行,且惜春光。
在古代,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
后来,清明扫墓祭祖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在这一天,皇家祭陵,官府祭先贤,百姓上坟。
郊野间、山丘上,人群往来不绝。
他们有的斜挎着柳枝,有的拿着装饭菜的盒子,有的背着一袋纸钱。
到了墓地,他们将周围的杂草除掉,用朱砂笔重描褪色的石碑,在坟头上放上坟头纸,在碑前添祭品,等这些完成后,祭祀扫墓的人会取出食物,进行一次野餐。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人把祭祀祖先当作头等大事,庄严以对。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
家庭,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
为祖先修缮居住环境,是重温血缘关系中的温情,以尽思时之敬,在墓前行鞠躬或跪拜之礼,是把先人的恩泽谨记于心,懂得知恩感恩。
这是追忆先人的意义——不忘感情,让哀思得以寄托。
网上有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祭祀祖先?
有人这样回答: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碑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逝者归根,生者寻根,百代过客,人生逆旅,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追溯,才知家风如何传承,家族如何辗转变迁。
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有一处。
这是追忆先人的另外一个意义,不忘根本,知道了来处,未来的路便有了参照,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
扫墓祭祖,在告慰先人的仪式上,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灵魂便有了归宿。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带头编制《太初历》。
这部历法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
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节日亦是节气,清明时分,万象更新,人们习惯在这天出门踏青游玩,告别蛰伏一冬的暮气,迎来新春复苏的朝气。
明代的冯梦龙在小说集《警世通言》里就再现了清明游湖的热闹场景,时值清明,许多人去上坟时,顺便泛舟西湖。
他们或呼朋唤友,或带子携妻,坐在小舟上,品茗戏水,饮酒观山,随意取乐,人间最美四月天,满眼春色,皆可入眼入心。
曾国藩说: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珍惜眼前景比什么重要。
清明节在成型过程中吸收了一个古老的节日——上巳节,人们在这一天,踏青赏春,享受田园的乐趣,观览山水的韵致,永和九年的上巳节,天朗气清,王羲之与谢安等一干好友在兰亭溪边席地而坐。
他们把酒杯盛满酒,放在溪水中,酒杯停在谁那里谁便饮酒作诗,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王羲之玩得尽兴,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极尽笔力写畅游之乐,春日短暂,盛景不常在;光阴一瞬,欢愉不常有。
人终会如花木一样凋零,我们不如且行且惜,把酒看遍今朝景。
清明节除了吸收上巳节,还融入了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每到初春时节,古人会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
然后,他们会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一灭,是为了告别过去,一取,是为了迎接新生。
关于寒食节、清明节还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陷入绝境,濒临饿死,介子推割下腿肉,煮了一碗肉汤,重耳才得以活命。
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请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只想陪伴老母隐居绵山,重耳为了逼他出来,放火烧山,火熄灭之后,介子推已经被烧死在一棵柳树前。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所有人都要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来到绵山祭拜介子推。
意外发现介子推背靠的柳树已经复活,发出新芽,树洞里还有一封衣襟血诗:“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感慨万千,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这一天被命名为“清明节”。
寒食节禁火以为悼亡,清明节生芽以求新生,循环往复,春已归来。
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说:清明是可以说“清明节快乐”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
清明,看似悲伤的日子,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希望,学者于丹说,清明节时分,往往是洗心之时,清生命之理,明死亡之惑。
没有一种节日如清明一样,把生与死这两大人生主题,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
回望归途,是以感恩之心寻根敬祖;翘首前路,是以满腔欢喜奔赴希望。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龙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为存在——依据“阴阳互根、对应并存”原则,人的灵感反映来源于神,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现为同一生命本体的“阴”、“阳”形态。由于“阴”、“阳”形态不同,人、神以“灵魂感应”、简称“灵感”沟通。“灵感”来自于个体的人的灵魂反映,与个体的人“道行”——真实反映“道”的能力有关,仅代表个体的人的认识。以此,神既是客观独立存在,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独立又统一,辩证表现为神支配人,人体现神。而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与智慧——在世界范围,神不是永恒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与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渊源,或有一定血统渊源。同时反映出,人类文明复杂历程代表神界复杂历程——神界与人间大致对应。也就是说,人、神虽然“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恒,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从。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 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不悲明日事,慎终追远,且惜春光。
· 祖坟是怎样影响后代的?清明祭祖必知!
· 鲤鱼为神鱼,乘鲤鱼成为登仙的标志!
· 命理学:八字看婚配,十二生肖婚姻不合的破解秘诀!
· 被冤亲债主纠缠的十二种预兆:阴讼牵连、阳世受报!(附化解方法)
· 家中出现这七种情况,就要考虑看下风水了!
· 风水旺宅九大关键,乾坤风水秘传布局旺宅法!
· 风水:住宅庭院知多少,最全风水知识,你要的全在这里!
· 玄空风水断诀《紫白诀》白话解
· 面相气色断吉凶,论四季和十二月令气色诀

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原作者不祥,仅作分享,不完全代表本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理。
END
文章底部点击在看 转发文章
功德无量
给您带来好运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