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认为,胖人一定血脂高,而瘦人血脂就会正常,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先说一个身边的案例,我朋友的妈妈多年来一直吃的很清淡,少油少盐少肉,身材也是高瘦型的,直到今年体检才检查出高血脂,我朋友就很纳闷,跑过来问我,这种情况正不正常?
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一直错误的认为:瘦人不会有高血脂。其实胖瘦和血脂没有直接关系,血脂≠体脂,皮下脂肪是固定脂肪,而血脂是血液中流动的脂质。造成你血脂高的原因也并不一定就是高脂肪饮食。这里我们要区分食物中的脂肪、肚子上的脂肪和血液中的脂肪的概念,了解脂质的分类、功能和代谢途径,就知道你的高血脂到底是从哪来了。
高血脂不是大鱼大肉吃多了,可能是吃少了
先了解一下高血脂检查的几个指标,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 总胆固醇(TC)↑
  • 甘油三酯(TG)↑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我们看到除了甘油三酯,其他三项是胆固醇,胆固醇不是能量,它是细胞结构,甘油三脂才是能量。千万不要把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搞混。

胆固醇高,很可能吃的不够

胆固醇合成,白天靠吃,晚上靠肝合成。很多人对胆固醇有误解,听到“高胆固醇”都吓坏了!胆固醇为此也承担了不少骂名,就连鸡蛋这种营养学上的“明星”食物,就因为胆固醇高被人冷落或抛弃。甚至去医院,医生经常会给出“少油少盐低胆固醇”的饮食建议。胆固醇其实很重要,大脑有30%的成分是胆固醇,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大脑会萎缩,记忆力会衰退,甚至智力会衰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生命
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通过肝脏合成,外源性通过食物获取。一个人一天一般需要1300~1500毫克的胆固醇,通过食物吃进去的胆固醇一天有300~500毫克,剩下的靠肝脏合成,要合成1000毫克左右,主要在晚上合成
吃进去的胆固醇比合成的要少得多,而空腹抽血只能检查到内源性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查不到从食物获取的外源性胆固醇。肝脏中有一个限速酶(HMG-CoA 还原酶),当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越多,这个酶的活性越低,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就越少。反之,则多。因此,当抽血检查到胆固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可能恰恰是因为你吃的胆固醇不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吃素的人或者不敢吃高胆固醇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会高,而每天吃很多鸡蛋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反而正常。 

甘油三酯高,先控制碳水

甘油三酯主要是在肝脏中合成的,而不是直接来源于食物中的脂肪。当体内碳水化合物或酒精摄入过多,肝脏无法将其全部转化为能量消耗时,这些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并储存在脂肪组织中。长期下来,这种脂肪堆积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所以,甘油三酯高,有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和酒精摄入过多。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是好的

说完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我们说一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分别被称为“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为什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这里要解释一下脂蛋白。
通俗来说,载脂蛋白就像是一条小船,船上载着脂类,包括磷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甘油三脂,比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都是这样的复合体。脂蛋白的作用是运输细胞生长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从周围组织出发,载体是载脂蛋白A,运输回肝脏。低密度脂蛋白从肝脏出发,载体是载脂蛋白B,运送给血管内皮细胞、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免疫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是好的,说明身体有足够的脂蛋白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运输回肝脏进行代谢。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是不好的,说明血液中堆积过度的胆固醇,可能会导致动脉壁变窄、变硬,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所以,HDL-C升高反而不用担心,而HDL-C偏低是高血脂的其中一种类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被氧化了

DL-C水平增高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中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糖摄入过多,以及缺乏运动。还有一个原因是:肝脏自身合成增加
肝脏拼命合成胆固醇,可能身体细胞结构受到损伤,修复细胞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素,或者是饮食摄入的胆固醇不足当体内有炎症或脂蛋白被氧化时,内皮细胞很容易损伤,需要低密度脂蛋白运输原料修复,LDL-C也会升高。慢性炎症可以引起免疫细胞的聚集,这些细胞试图清除脂质沉积。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更多的细胞和物质聚集在斑块区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加工肉类、含糖饮料、高血糖负荷的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会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的发生,也会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脂蛋白被氧化有关
食物中的脂肪、肚子上的脂肪和血液中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
脂肪在血液中以乳糜微粒为载体,随着血液给身体的每个细胞送去脂肪酸、甘油、胆固醇和磷脂,乳糜微粒在血液中只移动三四个小时,到第二天清晨,经过空腹抽血后是查不到的但高脂饮食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即“坏”胆固醇,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增加肥胖的风险,应限制过多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肚子上的脂肪:
腹部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和酒精的过量摄入有关。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也可能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
血液中脂肪(血脂):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通常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酒精,而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与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过多有关,也可能与高脂饮食以及身体对胆固醇代谢的不足有关。
因此,如果清淡饮食还出现高血脂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碳水主食吃多了,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或者蛋白质和肉吃少了,导致肝脏合成的过多的胆固醇。当然还可能与遗传因素、身体代谢状态、其他潜在疾病等有关。
吃脂肪,记住这三点:
1.天然的脂肪基本上对身体是有益的。饱和脂肪是天然脂肪,不用避开,但不能过量;橄榄油和菜籽油可以在烹饪中使用;大多数植物油(除了橄榄油、茶籽油、椰子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ω-6比较多,过多容易促炎,大家适量食用。
2.多吃ω-3脂肪酸对调节血脂有帮助
3.尽量避免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包含奶油蛋糕、咖啡伴侣、起酥面包、冰淇淋、带酥皮的点心或零食、薯片、蛋黄派、奶茶、泡芙、饼干等。
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
一般来说,每日需要摄入300~500毫克的胆固醇,一个鸡蛋大概含有250毫克的胆固醇,100克瘦肉里面大概含有70毫克胆固醇。也就是说一天1~2个鸡蛋,再加上一些肉类,胆固醇基本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Understanding triglycerides - Harvard Health
[2]Triglyceride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 PMC (nih.gov)
[3]Cholesterol Metabolism - an overview | ScienceDirect Topics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