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刘益谦凭借非凡的胆识与智慧,在股市中崭露头角,仅用一年时间狂赚100万,因而被誉为“民间股神”。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人均工资仅为195元,他的这一成就无疑令人瞩目。

不仅如此,刘益谦还是中国收藏界的领军人物。

2014年,他以惊人的2.8亿元拍下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一价格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彰显了他对艺术品的独到眼光与深厚底蕴。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再次出手,豪掷10亿多元人民币购得意大利名画《侧卧的女人》,再次震惊了艺术界。

刘益谦曾自信地表示:“我最大的优点是有钱,最大的缺点是不懂。”

然而,正是这份“不懂”的谦逊与好奇,让他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过去的20年里,他在艺术品方面的投资高达几十亿,其中仅在2009和2010两年间,就投入了高达20亿的资金。

这种大手笔的投入,让人不禁感叹他的“壕”气十足。

后来,由于藏品众多,家中空间有限,刘益谦在上海修建了两所美术馆,据传花费高达2亿元。

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藏品存放的问题,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品的场所,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贡献。

有人开玩笑说:“刘益谦的阔绰,只有乾隆比得过。”

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看出他在收藏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在4月14日晚的拍卖中,国华人寿成功斩获世纪华通股份,从而跻身该公司股东之列。

而这场拍卖背后的推手,正是赫赫有名的投资大佬刘益谦。

刘益谦之所以入股世纪华通,源于其子公司与人合作设立的项目公司,专注于提供AI算力服务,这一领域无疑正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

回顾刘益谦的投资生涯,他似乎总能精准把握市场脉搏。

上一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还是因为他旗下的亨迪药业。

作为国内布洛芬原料药领域的佼佼者,2022年底布洛芬需求量激增,亨迪药业恰好抓住了这一机遇,股价和市值均实现大幅跃升。

短短时间内,其股价从十几元飙升至五十几元,市值更是突破百亿大关。

刘益谦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投资明星。

刘益谦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投资眼光和胆识令人叹服。

这位草根出身的投资大佬,从小就与众不同。

在80年代高考恢复之际,当大多数人还在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时,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你们继续读书吧,我要去赚大钱了。”

1984年11月,上海等地首次发行股票,这一新鲜事物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对于敏锐的刘益谦而言,这却是一个潜在的赚钱机会。

一天,一个深圳的朋友来到上海,目的竟是购买股票。

这一举动让刘益谦意识到,股票或许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然而,作为散户的他,对股票一窍不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经过深入研究,刘益谦明白了一个道理:选股票其实是在选股票背后的公司,只有公司具有潜力,股票才能上涨。

恰巧,他发现自己家商铺所在的豫园商场也有股票发行。

由于长期与这家公司打交道,刘益谦对其实力了如指掌,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机会。

于是,他毅然决定投入1万元,购买豫园商城的股份。

然而,这一决定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们认为股票不靠谱。

但刘益谦坚信这是自己挣大钱的机会,他顶住压力,耐心等待。

一年后,豫园商城的股票价格飙升,每股涨至1万元。刘益谦果断套现,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在股市中,很多人跌了不卖,但涨了还能不卖的人却寥寥无几。刘益谦的冷静和果断让他抓住了这次赚钱的机会。

尝到甜头的刘益谦决定再接再厉,他将出租车和商店交给哥哥照看,自己则全身心投入股市。

他利用赚到的第一桶金涉足“股票认购证”领域。

起初,他和其他人一样只是通过炒作赚取差价,但很快他发现这种方式收益有限。

于是,刘益谦开始仔细研究市场,发现一旦认购证中签,价格将大幅上涨。他果断投入大量资金,高价回收认购证,并在中签后以高价卖出。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胆大的决策,刘益谦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据他回忆,当时成本30元一张的认购证最终平均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翻了200倍。他仅用20万的投入就稳赚了300万。

然而,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初,国债期货交易火热,刘益谦也参与其中。

当时,万国证券的管金生联合多方做空327国债,刘益谦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然而,随着做空方与做多方的斗争愈发激烈,刘益谦敏锐地察觉到做多方背后的强大势力——“中经开”。

他意识到形势不妙,立刻调整策略,卖空做多,成功避开了风险。而管金生却因此破产入狱。

刘益谦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独到的眼光,抓住了许多投资机会。

他的投资理念始终是: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他享受战胜风险带来的成就感。

正是这种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精神,让他在投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点赞+关注,获取老田更多故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