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为什么总做计划,但仍不愿开始?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一
为什么头天晚上计划着第二天早起,到了第二天却仍起不来呢?
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①起来之后要做的事情,还不够重要
②头天晚上太累了
③起得过早,导致睡眠不足
这三点原因,我觉得照样可以解释,练琴总做计划,但不愿开始这一举动。
①练琴这件事,对你还不够重要
②任务量太多,不愿意开始
③平时太累,状态不好
二
为什么说中断练琴的时长,最长不要超过一周?
因为这个时间长度,除了会让所学、所练过的内容产生淡忘,也能让拖延、厌倦、逃避这些不愿练琴的心理,不断“巩固”。
如果间隔一到两天,学琴者“来不及”产生拖延、厌倦等心理,因为紧接着又该练习了。
但是一周的时间长度,这种心理就会很容易“滋生”出来了。
三
在学习一门乐器的前期阶段,除了依靠兴趣与热爱之外,还必须依靠一些,“傻傻的”坚持。
因为在这个阶段,稳定的练习习惯,还没有形成。
所以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习惯,“推动”着自己去练习。
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琴者的热情与兴趣,也会被更有难度的内容逐渐“消磨”,所以完全依靠兴趣,很难持续练下去。
这时需要做的,就是要靠意志力与兴趣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持着练习,使这件事得以持续下去。
之后形成了习惯后,也就不怎么需要坚持了。
四
不要轻易放弃一门,学了有一段时间的乐器;更不要轻易更换另一门乐器,重新学习。
所有的技能,从不会到会,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过程的推进,就是时间上的变化。
你如果没有耐心,等不及这一切的话,那么即使换个乐器,也依然看不到练习的效果。
五
有些学琴者的演奏,就像“鸵鸟”一样。
什么意思呢?鸵鸟这种鸟类,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埋进沙子里,以此躲避危险。
之所以说演奏像“鸵鸟”,是因为在遇到难点与困难的时候,有些学琴者,并不是在慢练中逐步解决难点,而是选择“糊弄”过去。
这样,难点一直得不到解决,而他自己也视而不见。
这不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了沙子里吗?
六
错误重复100遍,也依然是错误。
不光是错误,还成了“根深蒂固”的错误。
因为练出来坏习惯了,很难改了。
所以,能够及时、及早地发现错误,我认为比改正错误,更重要。
七
“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就肯定能把乐器学好”!
宛与洛认为,凡是经常这样想的学琴者,多半都练不出来什么效果。
因为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而借口就是一种自认为理所应当的想法。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首先产生的,不再是考虑如何解决,而是如何推脱。
如果你对练琴存在一定的思维困惑,可以查看一下#宛与洛的课程 (点击蓝字查看)。
所有课程的合集,均收录于知识星球练琴思维学院(点蓝字)。
有收获,点关注,点赞,点在看。欢迎转发分享给喜欢乐器的朋友。
我的朋友圈中,每日更新2000字练琴思维感悟,欢迎围观!(添加微信:wyl15366783068)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