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曾旻ZengMin五娃陈铁火娃徐郑玉(点击进入首页)

今天是5月12日母亲节,十六年前的今天,也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铭记的日子。

这个无声的巧合,让我想到母爱的复杂,时常如大地一般令人踏实,但有时又如地震一样炸裂,席卷我们的一切,动摇我们的身心安全。

好多年前,我看凤凰卫视对罗振宇一段采访,这是视频号里,凤凰卫士名人采访系列,点赞最高的几个视频。

罗振宇说: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经常会很扫兴。你看我都50岁了,我只要告诉他们什么高兴的事,他们立即会扫兴(笑)。

现在仍然是,你说:“最近我又做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你要小心身体。”

听着都是为我好,对吧。但是他做到的一个作用就是,他会扫你的兴。

为什么?我听过一个解释,我觉得这个解释,还挺有意思。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我顺着你说,我不扫你的兴,是一种下位者的姿态。

那父母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下位者。他多少觉得自己对你是有权力的。所以他一定要逆着你说。

这都是所谓的“毒素”,我们这一代人是要让自己的躯体,挡在这个文化,和我们的孩子之间的,我们要坚决的push回去。

这条视频那么火,我想它戳中了我们成长经历中,对于父母的质疑、痛苦和被这“毒素”所荼毒的感觉。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常常质疑的一件事是——为什么我妈总在爆炸,那些看似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怎么说发火就发火。

甚至,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一定要和我妈不一样。

当我们长大成人,或许会逐渐发现,我们并不能像罗振宇说的那样,挡在文化和我们的孩子之间。

相反,我们从质疑,到理解,最后成为妈妈。

曾旻ZengMin:“心情地震”是人之常情

有一天,我在咨询室的书架上,发现了这样一本书,叫《让妈妈生气的10个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吧:

 

 
这本书一共就10页,三分钟我就看完了。后面几个我就不剧透了。但我相信,都是那种让你觉得非常简单的日常琐事。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日常琐事,我妈要那么生气,本来三分钟就解决的问题,被她一搞天翻地覆,一整天都不好过。
 
直到当你要负责起一个家,开始要为他人负责时,你开始能够体会。那个你辛辛苦苦打扫好的房间,瞬间被破坏时,你也会爆炸。不是因为收拾好需要几分钟,而是你内心的秩序,被外界的混乱摧毁时,你感受到的“心情地震”。
 
一个人的内心秩序被打乱,又重新整理,是一个不易的过程。不停地在“心情地震”和“灾后重建”的过程里循环,是作为妈妈,也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们,持续面对的课题。
陈铁:为什么你妈总在爆炸,因为她要伺候那个“婴儿皇帝陛下”啊
家里的队友,最近就非常炸裂,原因就是我家崽崽经常使唤她干这个,干那个,语气强硬,态度坚决,“不行!....”、“必须!....”、“你就是要........”,队友非常生气:“你够了啊,**,妈妈不是你的奴隶!”
 
然而,在孩子心中,ta就是那个“婴儿皇帝陛下”,父母就是那个供ta驱使的奴隶。这源于婴儿的“自恋”。
 
弗洛伊德在撰写与“自恋”相关的论文时,某天,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一幅画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个场景是这样的—交通警察管制了拥挤的交通,让穿着华丽的小孩及保姆从车阵人龙中缓慢悠闲地通过,这幅画的标题就叫“婴儿陛下”。
 
于是,佛洛伊德在他的论文中,写下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自恋”需求,他认为孩子有一种渴望,要像“对待奴隶”一般对他们最初的照顾者(如:父母或保姆),确认他们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以从中肯定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着的。
 
妈妈总是被要求着,控制着,剥夺着,压榨着,失去了自我,自然就会炸裂!
 

徐郑玉:挡不住文化的“荼毒”,但我们可以一起面对啊!

当妈了以后,真的好容易挫败呀!

当妈了以后,真的好容易内疚啊!

当妈了以后,真的好容易被融化呀!

成为母亲以后,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花八门。你永远不知道惊喜和惊吓,会在哪个瞬间出现,强心脏好像是母亲的必要装备

作为妈妈,不论你如何炸裂,看着自己的孩子,也陷入到复杂的情绪风暴中,我还是会忍不住要去关照她的内心。

因为,她就是不知道如何消化自己的嫉妒、失落、害怕……而妈妈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比昂说的容器,我们需要去帮助他们命名、定义、整理那些混沌的感受,允许那些感受在我们的内心沉淀。

就如Diana Fosha所提出的,“被理解和被拥有在另一个人的心智和心灵里存在的感觉,这个人心存关爱,调谐一致且从容自若”,这种感觉使我们有机会作为一个人被认识,而非一个物体。

被另一个人看见,并被放进对方的心智中,让我们有机会看见自己,发展出觉察性的自我。当孩子在不断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有一天她早上起来依然情绪不佳时,她有机会思考她怎么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感受从哪里开始变化,她在嫉妒什么,害怕什么……

那个不断从被看见到看见自己的过程,让她的内在日渐自由。

而心理治疗师,在很大程度上,也在用我们自己的心智化能力为来访提供这样一种关系,一种新的依恋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来访可以从被看见到逐渐学会看见自己,让内在的觉察性自我可以在这样的关系中被滋养。

这也是为什么咨询师们总在开玩笑自己的咨询师是“妈”,咨询师可不就是在行使一个母亲的功能吗?
母亲节,祝妈妈们母亲节快乐!也祝所有的咨询师妈妈们母亲节快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