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你做菜、陪你唠嗑的素愫。
为什么一吃素就很容易饿?
因为没有吃饱呀!
不啊,我明明吃饱了,肚子都装不下了,但是很快又饿了。
饱,不是胃里的空间被填满,而是身体所需能量足够。能量够的话,即使胃是空的,人的精气神还很足。
要不你看,有些人动不动就辟谷几天甚至几十天,工作干活一点不耽搁。甚至更有高人,干脆直接都不用吃了,人本食气。
而有人吃撑了却还觉得不够劲,或者一会儿又饿了,甚至饿到低血糖。
食物从吃进肚子到转化成我们的能量,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消耗一点身体的能量。
如果这份食物有一百分能量,转化它用去了身体能量三十分,我们的进账就只有七十分。
所以一方面需要获得高能量,同时需要减少消耗能量。
食物只是获得能量的途径之一,不是全部。今天就先讲讲和吃有关的几个要点。
一,食物搭配合理。
白米饭+青菜+豆腐,就是经典的不扛饿搭配,刚放下碗一转身就饿了。
有的掌勺人一听说素食,就想不到有什么能吃的,有的人是很用力追求健康,给自己设很多的禁忌。
如果再加上厨艺不够的话,就很容易做成清汤寡水。
虽然说也许越清淡的食物越有益身心,然而要配得起它们,得先到达身心清静的高度。
如果每天杂念丛生,消耗甚多,就只好暂且先从更丰富的食物中多拿点能量。
蔬菜,不是只有青菜。根、茎、叶、花、果都可以按当季时令吃一些,淀粉含量高的比如土豆红薯芋头莲藕等是相对更耐饿的。
豆类,不要光局限于豆腐,豆腐里面水就占了很大比例。豆干、豆皮、腐竹、豆笋等相对就多一点实质内容。
除了大豆制品,还可以吃各种各样的豆子,把它们煮在饭里、汤里、粥里、菜里,或做成豆浆、豆泥等花样吃法。
谷类,精白米饭和精白面粉是真不扛饿。米和麦的胚芽没有了,能量不见了多半,升糖很快,降下来也很快,所以很快就觉得饿了。
换成全谷物比如糙米饭或全麦粉等,感觉会完全不同。
水果,在我看来,是所有食物中最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包吃的单位里,一般是不管水果的。
因为水果一向不被列为正餐,只是零食,或是高端消费品。
水果被排到这个地位,大概是因为它不易获得不易储存成本较高。
水果在转化为身体能量的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所以它也能更持久续航。
但是人的习惯会很大地影响身体的感受,既然水果不是正餐,所以吃水果就不能吃饱,身体会记住这个印象。
对我这个曾经有过约一年全生食经历的人来说,哪一天没有水果,可能就会体验饥饿感,吃熟食吃再多,也饿得快,这是我的个人感受,但每个人感受不同。
适量的含油种子从整全的食物中获得脂肪,比吃瓶子里的油更省心省事省钱更健康。比如核桃、芝麻、花生、亚麻籽等。
不管多健康的食物,吃多了有负担,吃少了挨饿,凡事行在中间。
吃食物本来的味道,身体会越来越有觉知,知道此时于自己,吃多少谓之正好。
二,食材品质佳能量足。
朋友邀我去家里吃饭,特意为我做纯素食。她先生说,要是天天吃这样的素食,我也乐意呀。菜都是朋友自己种的。
高能量的食材,觉得简单吃一点就够了,既不用复杂烹饪,也不用有多丰盛,也不用吃太多的量。
当季食材、自然种植、新鲜采摘和妥善储存,都有利食物处于高能量状态。
如果食材能量不够,这时便需要更多数量更多品种的食物来弥补。
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误以为只有靠吃肉才能支撑,其实是不了解,素食也可以有很丰盛搭配,这里就再参考第一条。
三,制作和品尝食物皆怀着恭敬心和爱心。
带着恭敬心和爱心做出来的食物,能量会更高。
如果自己做饭,在厨房的时候要保持喜悦心。如果情绪不好,先让自己平复下来。
如果是家人为自己做饭,多哄做饭的人开心,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感恩。
如果外出用餐,尽量选择那些由正面阳光的人所烹饪的食物。你说我又不认识厨师怎么办。
其实透过整个餐厅的氛围,就可以感受到,或者通过食物也能感受到。又或者,用餐后也可以去主动认识和感谢一下厨师。
吃饭的时候,对食物、对做饭的人都怀有感恩心,也可以真诚表达出来,因为,爱是会有回响的。
仪式感并不一定是高级餐具和精致复杂的美食,餐前唱颂感恩词便是很好的仪式感。
四,专注吃饭和细嚼慢咽。
奇怪了,细嚼慢咽每口食物成汁才咽下去,不是更不扛饿吗?
试过就知道,结果是刚好相反的。胡吃海塞进去,不是扛饿,而是难消化,转化它们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小时候如果有人犯懒不干活,妈妈就给我们唱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了还有半天秧(音)。
秧,是我们家乡话,就是蔫了,没力气。所以饿了没力气,吃了没力气,总之一天你都别喊我干活。
细嚼慢咽的效果是超乎想象的。
年前外出被装修味道熏了几天回来咳嗽了,每天凌晨咳醒而不得安睡。
灵机一动打算断食,但才过一餐就觉得饿,便想了个折中的方法,减少食物的种类并且每口咀嚼成汁才咽,在不挨饿的情况下,食量一下少了许多。
第二天就睡到自然醒,咳嗽就这样消失了。
而且,脸上皮肤还很光亮,眼角的皱纹都看不到了。身体也感觉气血通畅身心轻盈。
觉得可能是胡吃海塞,或所谓正常地吃饭,边吃边说话、刷手机,一堆难消化之物塞在肚中,堵住中气。
而慢嚼成汁,身体会更快获得来自食物的能量补充,并且消耗的能量更少,所以只需要吃更少的食物就觉得足够了,而且能续航更久。
这个方法不花钱还省钱,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大家都喊难,做不到。
我乐此不疲了一段时间,最近也总是做不到位了,跟人的状态有关。心越清静,越能做到,于是良性循环。
五,给身体时间放下过去记忆
素食大多是相对更易消化的食物,而身体还处在以前奋力消化食物的运转记忆中,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新的状态。
所以在前期如果觉得容易饿,也可以适当增加吃的餐数,饿了就吃点,别客气。
从最开始食量增大,可能到后来食量越来越减少,只需要吃简单少量食物就很饱足了,而且精神状态更佳。
同时,投喂给肠道菌群的食物发生改变时,一些得不到相应食物的菌群也会嗷嗷待哺,而向身体发出“我想吃肉”的信号。
所以多吃纯净的食物尤其新鲜的果蔬生食,肠道益生菌大量被喂养,占据主导地位时,身体自然会对植物性食物产生亲近,对动物性食物的渴望越来越少,甚至开始感受到“它们很腥”,不再喜欢了。
六,放下内心紧张用喜悦和爱填满
有些朋友开始尝试吃素后,变得很紧张。担心自己是不是会缺营养,蔬菜水果是不是寒凉等等。
其实很多的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只是我们耳朵听来的一些资讯让我们焦虑罢了。
这种焦虑很能够被理解,毕竟要改变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也是一件认真的大事。
有位老师说,自己几十年都没花过一分钱医药费,只吃素,最朴素的萝卜白菜,水果都不吃。
吃饭的时候就想到过去艰苦的日子,萝卜白菜都不容易吃到,现在碗里的萝卜白菜任我吃,我好幸福啊。
一份良好的心态胜过一百个营养师。
七,分清真饿和假饿。
假饿,就是并非身体缺食物,而是因为情绪等内在消耗所引起的。
比如我有时会感觉到,情绪一波动或大脑一用劲,就瞬间感觉到饿,调整到中正放松后,饿感就消失了。
有些环境比如混乱嘈杂封闭的空间会让我有假饿感觉,我就会尽快离开这个环境。
而在有些环境比如在大自然中,或自己全然安住当下时,我可以很长时间不需进食。
有的朋友可能并不觉察自己在假饿。
下次当自己把零食不停地往嘴里放,或者在餐桌上推杯换盏的时候,停下来觉察一下,我的身体竟然需要吃进这么多吗?好像并不是啊。
静下来,觉知一下自己的身体,我们已经忽略他们很久了。
和素食有关的疑虑,我在书里、公众号里都有很多文章,在视频号直播间也经常聊起。
上周五我们直播主题是“素食答疑交流”,大家说很有收获,建议每周五晚上七点都来直播间,有和素食相关的疑问都拿出来探讨。
我说的话并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什么真相,只是自己当时的观点和所见。
重要的是,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可以给其他的人带来启发,每个人都有本自具足的智慧,都可以被开启。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彼此陪伴。
此时想起在青檀学堂学到的一首歌,唱给大家。
在这山谷里,我们要建一个家

为了这个世界建一个家

在这山谷里,没有人孤单

有了这个家,就没人孤单

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建一个家

为了这个世界建一个家

告诉孩子们,没有人孤单

有了这个家,就没人孤单

告诉所有生灵,我们要建一个家

为了这个世界建一个家

告诉所有生灵,没有人孤单

有了这个家,就没人孤单


【相关阅读】

极简全蔬食怎么吃(文章在菜谱后)
你吃素,蛋白质从哪儿来?
保护视力怎么吃?素食寒凉怎么解?
吃素快九年,我也体验了身体寒凉

极简纯素食谱第2季(全无油)

《极简全蔬食2》

中医博士李宇铭力荐

当当/京东/天猫/愫小店/视频号橱窗

极简纯素食谱第1季(少量炒菜有油)
《极简全蔬食》
当当/京东/天猫/愫小店/视频号橱窗
图/文:素愫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订阅素愫新菜谱,长按下图二维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