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植物中的多倍体比较多,但动物中则多倍体比较少,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相关资料,动物中缺乏多倍体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干扰。例如,如果某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性别决定,则即使染色体加倍,那么: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发现了无尾蛙的二倍体和四倍体群体,确认多倍体在蛙类中的存在。

二是杂交受精的障碍。有人认为在动物二倍体群体中出现四倍体的概率较低,作为交配伙伴的另一个四倍体个体同时出现的概率就更小。多数情况是四倍体和二倍体动物交配,产生三倍体后代,而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见下图:

第三个障碍是动物组织学的复杂性。有人认为:多倍性干扰了动物在组织分化时的发育模式,导致多倍体动物无法正常发育。但二倍体动物特异化多倍体组织是存在的,如老鼠的肝脏细胞中有5%的八倍体、40%的四倍体;果蝇的直肠腺主要是八倍体。

曾经有报道,我国科技工作者培育出了三倍体的鱼,为多倍体动物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资料:李集临等,《细胞遗传学》,科学出版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