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意识的普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是便会抓紧时间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医院里针对不同的病症所使用的检查设备不同,磁共振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查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准确的看到患者的病灶,帮助医生和患者进一步了解病情,作出针对性的治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的病人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似乎并不建议患者去做磁共振检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核磁共振?
磁共振检查又被称为核磁共振检查,是影像学检查项目中的一种,磁共振的成像基础是人体细胞中原子核内电子的自旋运动,能够提供的信息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相比更加优越,更加准确和直观。
而且这项检查没有任何的放射物质,对身体来说相对安全,只是针对检查的部位,比如膀胱,子宫,骨关节,颅骨或者脊髓等部位的检查。
核磁共振的检查原理是什么?
磁共振检查主要是利用人体内产生的磁场进行成像,要知道人体内是存在很多原子的,共振成像就是利用氢原子的核内质子进行成像的。
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原子是无序排列的,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是在磁共振检查时,本身就处于一个大磁场的环境下,这些质子就可以产生磁场,表现出成像能力。
因为有辐射,所以不能做核磁共振?
很多人认为磁共振虽然能为身体更好地检查出病灶,但是医生一般却不会建议患者做磁共振检查,很可能是因为辐射大。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要清楚磁共振有没有辐射,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辐射?
辐射的本意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比如说手电筒的光从手电筒散射到周围,而且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其实都是存在辐射的,这也是科学界普遍认可的结论。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不会认为手电筒有辐射,多数人认为的是紫外线有辐射,会晒伤我们的皮肤,导致人体细胞性质改变,让体内原本正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辐射的含义,也是辐射令我们害怕的原因。
那么核磁共振辐射究竟有多强呢?在多数人认知中认为核磁共振是有辐射的,而且是辐射最强的,但其实与CT以及X光相比,核磁共振的辐射反而是最小的一种,而且也是相对安全的,三者当中CT辐射最高,照射一次CT的辐射比日常的太阳辐射要略高一些。
看到这里我们了解到,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辐射的问题,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临床上,为什么一般不建议做“核磁共振”呢?医生说出真相
生活中我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的理由,大体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认为“核磁共振”是万能的,可以检测出所有疾病;
二是认为“核磁共振”是简单的扫描全身,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三是认为“核磁共振”所有人都可以做。
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核磁共振可以检测出所有的疾病,这一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病症,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也是不同的,比如肺部炎症,就需要拍胸片,而不会选择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并不是简单的扫描全身,而是属于一种局部仪器,医生会根据患者哪个部位出现病变,然后要求检验科做一个部位的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大约为20~30分钟左右。
而且核磁共振仅不适合所有的病症,对于适用人群也存在差异,比如说孕妇,如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话,也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的影响。
除此之外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还有这几种情况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1、幽闭恐惧症患者
2、孕妇
3、携带金属制品
4、检查部位
5、价格原因
做核磁共振时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化妆
对女性朋友来说,如果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不要化妆,因为一些化妆品中都含有金属物质,容易对磁场造成干扰,会对检查造成干扰,比如指甲油、防晒霜等等,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取出金属物品
核磁共振检查时身上是不允许有金属物品的,一定要取下来,以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不可以乱动
检查过程中仪器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可能会让患者感觉不适,即便如此也要注意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