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为什么能戳中年轻人?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近来《我的阿勒泰》电视剧大火把同名书也带火了,微信读书热搜榜排第一。朋友也按着我的头给我安利,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什么书,能这么火,如一阵龙卷风席卷大江南北。让我来看看到底有何魅力能戳中年轻人的心。
朋友说勾起了她古早的童年回忆,我看了以后也产生了共鸣,想不到八零后九零后的童年竟然是惊人的相似,远到西北的新疆、中部的陕西黄土高原、东部的山东平原,竟然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而且这本书身临其境的把我们尘封的记忆勾了出来。这是第一点我觉得它能火的原因。
第二点是它的语言文字表达,让我想到了哪本书呢?——《西游记》,做个对比:
《我的阿勒泰》说话方式:
当我还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心想:这一回给家里人买什么好呢?我拖着大编织袋在街上走啊走啊,看了很多很多东西,有猫,有小狗。我看了又看,可是我的钱不多。有鞋子,有衣服,有好吃的。我想了又想,我的包已经不能塞进去更多的东西了。这时,我看到了有人在卖小兔子。那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的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又乖巧,吃得又少,很好养的。”
《西游记》:黄风怪的一个小妖说话方式:
又见那洞前有一个小妖,把个令字旗磨一磨,撞上厅来报道:“大王,小的巡山,才出门,见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坐在林里;若不是我跑得快些,几乎被他捉住。”
这句话细读就很有意思,整句的口吻,就像个小朋友说:
“爸爸爸爸,刚才树林里,有一只特别大特别大的狗,它看见我就要咬我。”
成年人和小朋友讲话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只有小朋友才非常诚实地具体地说话。如果是成年人来说这句话,肯定是:“大王,外面有个和尚,可能对我们不利,他长得有点奇怪……”
一般等对方追问“到底什么样”,他才会说“长嘴大耳朵”。因为小朋友对事物的表面现象更感兴趣,比如长嘴大耳朵啦,多大的猫猫狗狗啦,所以更偏好具体的描述;
而成年人更偏好利害的判断和事情的概括。假如一个成年人像小朋友这样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是废话了。(以上解读来自于李天飞读《西游记》)
《我的阿勒泰》正是具有这样童趣的表达方式,仿佛孩童在说话,虽然听起来像废话,但是充满着童真和无邪的趣味,而且我们小时候也都是这么思考表达的,读起来只会咯咯咯的笑,叠加童年的经历,仿佛一列烧着煤碳的咯吱咯吱的旧式老火车,慢悠悠的带着我们驶向童年的记忆深处。
接下来摘录一些读书笔记,供大家欣赏:
1、看到麦片,就买回去了。我回到家,说:“这是麦片。”她们都很高兴的样子,因为之前只听说过,从没尝过。我也没吃过,但还是想当然地煮了一大锅。先给外婆盛一碗,她笑眯眯喝了一口,然后又默默地喝了一口,说:“好喝。”然后死活也不肯喝第三口了。
2、小仓鼠尽管咬破了衣服,晚上还是得再找东西把它们包起来。妈妈点着它们的脑门大声训斥,警告说下次再这样的话就如何如何。外婆却急着带它们出去玩。
3、我从乌鲁木齐回家,总是拖着天大的一只编织袋,然后骄傲地从里面一件一件地往外面掏东西。——这是给外婆的,那是给妈妈的,还有给叔叔的、妹妹的。灯光很暗,所有的眼睛很亮。我突然想起,当我还拖着这只编织袋走在乌鲁木齐积着冰雪的街道上时,筋疲力尽,手指头被带子勒得生疼。迎面而来的人一个也不认识。
(笔者注:好像孩子长大后总喜欢往家里带东西,2022年疫情后第一次回家,给家里带了40个郑家包子+20斤回民街酱牛肉,手勒的生疼,给家人、给姑姑委屈的吐槽哈哈)
、当我还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心想:这一回给家里人买什么好呢?我拖着大编织袋在街上走啊走啊,看了很多很多东西,有猫,有小狗。我看了又看,可是我的钱不多。有鞋子,有衣服,有好吃的。我想了又想,我的包已经不能塞进去更多的东西了。这时,我看到了有人在卖小兔子。那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的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又乖巧,吃得又少,很好养的。”
5、每天天还没亮,司机就从村这头到那头挨家挨户接人,往往还没有走到我们家,车就坐满了。或者是临时有什么急事,但人家的车还没载满人,死活不走,停在村口一等就是一两天,急死你也没办法。
(笔者注:少年时代在黄土高原坐过无数次这样的班车,每天只发一趟,从无定河入黄河的河口发车,需要前一天下午在路上等车,车到了后给司机说一声,第二天司机到了我们村会摁喇叭,然后下去坐车,黄土高原坑坑洼洼的土路,是我童年晕车的噩梦。)
6、我掏钱是因为买汽油。买汽油是因为我们的油又不够了。油不够是因为油箱漏了——有一根插在油箱上的管子,不知怎么的掉了下来……在戈壁滩上抛锚,是必须得随时迎接和从容面对的事情。因为那是属于“万一”的事。因此我叔仍旧乐呵呵的,根本不为由于自己的疏忽连累了我而有所愧疚。他只是笑眯眯地告诉我还有一次更惨,走到一半路时,爆了胎。于是那一次他在戈壁滩上推了整整九个钟头的车
7、突然有小孩子惊天动地地大哭,四处喊着找妈妈。找到妈妈后,妈妈顺手抽他一个大耳刮。
8、我不熟悉任何一条能够通向它的道路,我不认识村中任何一家邻居。但那仍是我的故乡,那条被外婆无数次提及的大黄猫,如被我从小养大一般,深深怜惜着它。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
(笔者注:每个人的童年家里都有一只陪你长大的大黄,看着你放学,迎接你回家,扑上来。笔者在20年后又养了一只可爱的柯基小短腿,了却少年遗憾。)
9、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面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饮水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
作者:鹿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