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论语》总能背出几句,不管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巧言令色,鲜矣仁”,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就算没读过,听总是听过的。不过,通读过整部《论语》的人,一百个人里不见得有一个。
我读《论语》已9年之久,累计读了1000多遍,今天就和大家谈谈为什么要读《论语》。

研读各版本的《论语》注解
我给你3个理由:
第一、要真正“搞懂”中国人,必须读《论语》。 
《论语》既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之后2500年在中国流行最广的的基础教材。

五四运动前的中国传统读书人,从小进私塾,《论语》要倒背如流。要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一定要回到《论语》这张文化的原始基因图谱。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传统中国人格理想的模板。直到今天,如果你夸一个人是君子,他还是会很高兴,你要说一个人是小人,他就会很生气。这个社会共识从哪里来?就从《论语》里来。

《论语》仅仅只有16000字左右,但给汉语贡献了100多个成语:温故知新、过犹不及、既往不咎、见贤思齐、安贫乐道、言而有信、察言观色、见义勇为……这些成语,抬头不见低头见,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即便大字不识的村夫农妇,你都不敢说他没用过《论语》。

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你在说《论语》,而是《论语》在说你,《论语》早已深深嵌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二、你平日理解的《论语》,可能是错的。

一般人说起《论语》,都只记得只言片语,所以难免断章取义。

比如听到“父母在,不远游”,你可能很反感,这不是把孩子拴在家里不给出门吗?但要是通读《论语》,你就会知道还有后面半句:“游必有方”。你出远门,得让父母知道你去哪儿,是不是走正道,重点在后半句。

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多少女权主义者听到这句话对孔子有意见,可是你可曾知此处“养”字的真义?

养在儒家中的解释是“养气”,就是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养。

为什么女子和小人难以养气呢?

先说说“小人”为什么难以养出一股浩然之气来,此处的小人不是指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之人,而是特指那些看待事情很肤浅的人,主次不分的人,本末倒置的人。

小人常常计较满腔,情绪动荡不止,作息日夜颠倒错乱无节,或是好逸恶劳,这些都是容易散失精气神的习性,因此势必难以养出一股浩然之气来。

孔子之所以点出这个要害,并非要放弃小人,而是提醒小人,自己的习性已本末倒置,要重新调整作息以便养好精气神,也是希望善人君子们多多体恤小人无知,给予必要的诱导跟协助。

那么女子为什么比较难养出一股浩然之气呢?因为女子属阴,阳气比男人更薄弱,情绪较易起伏,加上生产、月事都会让气血亏损,然后平日还要煮饭、洗衣、料理家务等等,因此,要养气,相对更困难。

男子属阳,先天精力较足,比起女子来说,养气容易得多。女子即使努力静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气还是丝丝若存。

因此,女子难养的意思是鼓励女子在条件这么悬殊的状况下,更应该要好好地养气,男人也应该要给予更多的体恤和关心。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近”有类似被采用的意思,“远”有不被采用被罢黜的意思。

小人有才一旦被重用,渐漸就骄傲起来。“怨”是常发出不平的怨言,好比你一直采用他,有朝一日稍不采用,立即就要跟你敌对,到处去告状。

总之,小人一用他就骄傲,不用他就跟你敌对,这个是小人通病。小人的习性千奇百怪,此处只不过是举例两项来说明什么是小人的习性而已。

当然,不论男人或女人都可能会有这类毛病,显然不孙或怨并不是用来定义女人的。

因此,无此毛病的女人,用来自勉则可,大可不必直接对号入座。这个就像无此毛病的男人们,大可不必对着“小人”两个字对号入座是一样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奉劝大家若有类似难以养气的毛病,要改过迁善,以便养足一身浩然之气的意思,而不是指责女人一定会如何或男人一定会如何。

第三、《论语》是维系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纽带。

《论语》不是一般的传统文化经典,它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什么叫元典?元典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源代码”。

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当全国家家户户的人打开同一本书,开始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我们心中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老师——孔子;我们的人生,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依据;我们的精神,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皈依。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就能够让中华民族凝聚起来。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里,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最核心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而这个文化的最核心的人物就是孔子,最核心的一部经典就是《论语》。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推荐阅读

1. 家长:兴趣班那么多,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国学?

2. 孩子诵读国学经典的11大好处,做为父母一定要知道!

3. 【孔子诞辰2574年】新时代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论语》?

4. 【父母必看】如何带孩子学懂《论语》?答案全在这里啦!

5. 想加入《少年领袖论语夏令营》,请先看看这些视频(一)

6. 想加入《少年领袖论语夏令营》,请先看看这些视频(二)

扫码添加吴守立院长助理私信,发送“论语666讲
免费领取“吴守立讲论语666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