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

网络交友已经变成常见的交友方式

但是网络交友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

也容易踏入诈骗分子布下的恋爱陷阱

↓↓↓

上周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以下人名均为化名)




典型案例1



毛女士被网上交友诈骗骗取10万元

毛女士(35岁)在某聊天软件中认识了一位陌生男性好友,初步了解后两人相谈甚欢,随后对方以带毛女士投资理财赚大钱为由,诱导毛女士向其转账10万元,后发现被骗。



典型案例2



禹女士被冒充客服诈骗骗取1万元

禹女士(29岁)接到了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购买的面膜有质量问题要进行理赔,但是需要其先进行垫付,禹女士前后垫付1万元,却未收到赔付款,发现被骗。



典型案例3



狄先生被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取7万元

狄先生(64岁)接到自称公安部门的电话,对方称其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要求将卡内余额转至相关部门要求的安全账户,证明银行卡安全性。狄先生信以为真,向陌生账户转账7万元,后发现被骗。

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分析

上周高发电诈案件TOP3

8月28日—9月3日,房山区电信网络诈骗共发案30起,其中,网上刷单诈骗发案数量为9起,在此前一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榜中排名第一;冒充客服诈骗发案数量为7起,位居发案数量榜第二;网上交友诈骗发案数量为4起,位居发案数量榜第三。

上周电诈案件涉案金额TOP3

8月28日—9月3日,房山区电信网络诈骗总涉案金额为211.47万元,与此前一周相比有所下降。其中,涉案金额排名前三的诈骗案件类型分别为网上交友诈骗(79.83万元)、冒充客服诈骗(42.70万元)以及网上投资诈骗(22.00万元)。上周,共有4起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的发案记录,其中网上交友诈骗2起、网上投资诈骗以及裸聊诈骗各1起。

上周电诈案件受害人群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周电诈案件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受害人被骗年龄集中在25—39岁,其中,24岁及以下群体发案数量为5起(占比17%);25—39岁群体发案数量11起(占比37%);40—54岁群体发案数量为10起(占比33%);55岁及以上群体发案数量为4起(占比13%)。

在上周的30起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中,男性受害人占比40%(12人),女性受害人占比60%(18人)。

上周电诈案件发案区域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周30起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群区域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在上周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有发案记录的街道(乡、镇)发案数量占比如图所示。

反诈小提示

在网上交友类诈骗中,骗子一般会使用以下套路:



寻找目标:广撒网筛选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单身青年,利用他们渴望迅速收获爱情的心理,主动搭讪。


建立人设:根据不同目标,打造高学历、高收入的“完美恋人”人设,通过嘘寒问暖,甜言蜜语取得信任,一步步建立起“恋爱关系”,诱导受害者进入陷阱,为实施诈骗做准备。


诱导投资在确立“恋爱关系”后,诈骗分子便会以意外事件、健康原因等各种理由要求对方转账,或者以带其投资赚钱为理由,诱惑受害者上钩,随后实施诈骗。

“网络一线牵,交友需谨慎”,在日常生活中,交友时请选择正规的婚恋网站或者交友平台;与网恋对象相约见面之前,要尽量了解对方的个人信息,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于从未见过面的网恋对象,切勿盲目相信向其转账;不要盲目相信网恋对象推荐的投资平台或软件。请谨记:网恋不见面还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来源:分局指挥处 国家反诈中心

编辑:袁思宇 李嘉欣

审核:王杰鹏 梁云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