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收治5位尿毒症患者,最年轻的只有36岁!

医院血透室里,血透机无声地运转,转动的仪器就是转动的“生命线”,患者被病痛折磨,却也毫无办法,除了等待肾源,透析是他们维持生命唯一的办法。

面对此情此景,宁波市第一医院肾内科的医生边学燕无比遗憾,怀着悲痛的心情,他反复提醒:“很多尿毒症都是自己作的!”

01

什么是尿毒症?有什么表现?

尿毒症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慢性肾衰竭终末期,临床常见原因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等。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期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临床表现组成的综合征,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小于25ml/min时就可诊断为尿毒症。

——尿毒症的早期表现

身体浮肿

由于肾脏主要功能为排除机体多余水分和毒物,进入尿毒症阶段后肾脏功能无法正常工作,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会出现眼部浮肿、双下肢浮肿等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

由于尿毒症时体内毒物无法较好排泄,毒物在体内蓄积会抑制骨髓造血,同时尿毒症使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的生成素下降,患者易出现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情况;

尿量改变

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会在夜间频繁起夜,这时候尿多,并且小便次数也是比较多的。多数患者还会经常伴随有口渴,发展到中晚期,由于肾脏很难的多余的水分进行代谢,这时候身体会出现有水肿,尿量也会明显的减少。

高血压

由于肾脏有排水和排钠的功能,而当肾功能受损时患者的体内容易发生水、钠的蓄留情况,而且肾脏会分泌一些能够导致血压升高的物质,所以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情况。

02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提醒:5个习惯别碰,肾会“感激”你

1.经常憋尿

虽然在生活中看似只是不起眼的一个习惯,但是它会滋生细菌,上行到人的肾脏,不仅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还会引起肾盂肾炎。时间长了,甚至有可能会诱发尿毒症。

有尿意要赶紧去厕所排尿,千万不要憋着,开始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去上厕所,后来强迫就会变成习惯就会越来越自然了,坏习惯也就改正了。

2.不爱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对肾脏健康也十分重要。如果体内缺水,可导致血液变得浓稠,影响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影响到肾脏功能;

此外,体内缺水,会导致尿量减少,体内的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排出,堆积于肾脏,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可慢慢引发肾脏疾病。因此,建议大家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每天饮水量应至少在1500~2000毫升。

3.滥用肾毒性药物

有些朋友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盲目的服用一些所谓的偏方,或者是在没有严格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测下服用高肾毒性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就属于肾毒性药物。如果没有严格限制,盲目服用,就会导致肾功能急剧受损,甚至是直接丧失肾功能,即尿毒症。

4.饮食不当

饮食不健康也是导致肾脏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对于现代人来说,普遍存在饮食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说,日常饮食喜欢吃高盐食物,如咸鱼、腊肉以及熏肉等。

高盐食物的大量摄入会使人体渗透压升高,从而增加肾脏的血流量,长期如此的话,也会给肾脏健康带来较大威胁。

5.不重视肾病治疗

如果出现疾病不重视,不治疗,有可能在这种行为的影响下让肾脏不堪重负。很多人尿毒症形成和肾脏疾病本身持续发展有关。

原本小的疾病不重视,耽误治疗之后疾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之外,还会让肾脏生理功能无法发挥,尿毒症形成也多说明肾脏已经报废。因此,有这种行为需要纠正,出现疾病及时治疗很关键。

03

尿毒症能治愈吗?

尿毒症通常无法治愈,尿毒症属于肾衰竭的终末期,肾功能基本丧失。任何药物治疗都可能无法逆转,只可通过肾脏替代疗法才能延续患者的生命,可能无法完全治愈。

但如果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经济条件允许,并且有适当的肾来源,可以进行肾移植治疗,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肾可替代患者的肾功能,可部分治愈,并可长期存活。

尿毒症的治疗主要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只可替代肾脏清除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但不能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的分泌。

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仍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呼吸通畅,还应防治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出现,还应适当运动,提升抵抗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