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往往不愿就医呢?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讳疾忌医,依然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
有些人总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心态,拖到病情严重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才去就医,不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也平白给自己增添了许多痛苦。
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疾病患者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他们的“固执”和“忍耐”,往往让家属倍感焦急与无奈。
01
Psychiatric Department
病耻感往往是主要原因
许多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愿就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观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病耻感在作祟。
在一些社会中,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被视为不可言说的话题,受到歧视和排斥。
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可能会感到羞耻和恐惧,担心被社会孤立和排斥。
因此,他们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疾病,不愿寻求专业帮助,以避免面对社会的非议和歧视。
02
Psychiatric Department
心理障碍的认知偏差
一些精神心理疾病本身会导致患者产生认知偏差,影响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个人的失败或软弱,而不是疾病的表现。
焦虑症患者可能会过分担心就医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或面对医生的评判,因而选择逃避就医。
这种认知偏差使得患者难以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从而不愿意寻求专业治疗。
03
Psychiatric Department
内心充满愧疚感
有些抑郁患者会内心充满内疚,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不愿拖累他们,在这种内心的煎熬下,患者选择主动掩饰自己的病情,不愿意坦言自己生病了。
他们通常会认为,如果在创伤发生时他们的行为有所不同的话,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甚至对不是自己造成的后果也抱有负罪感。
这种因愧疚而选择隐瞒病情的做法是非常危险,因为家人、朋友并不能及时察觉患者内心的波动,很难及早带患者就医接受治疗,耽误治疗的时机。
作为家属或朋友,当我们面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时,一定要留意他们日常的言语和行为,及早识别可能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自杀自伤风险。
在照顾精神疾病患者的同时,家属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甚至会感到无能为力。这些都是正常的感受,千万不要因此自责。
记住,选择寻求帮助并不代表你的工作没有做好,而是你在务实积极地寻找应对之策。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科普专栏 >>>
科室介绍
点击下方图片,走进军大医院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