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祖庆说陪你走过第2720天
谷里书院写作营第四季学员优秀作品
今晚,又对女儿发火了。因她写字不够用心。
她也很生气,去找她的爸爸,她爸爸也没给她好气。她转身“砰”得一下关上门,“咔嚓”一声,把门反锁,继而,家里就是一片寂静。
桌子上,她的各科作业散落着,叫她来收拾,一定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明早再叫她自己收拾,也少不了一番鸡飞狗跳。
遂,动手帮她收拾,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
收拾完她的书包,随手拿起一本书,一边看,一边竖起耳朵听卧室的动静。书翻过十几页了,卧室里还是静悄悄的。(以往,每次她这样发脾气,一会儿自己没意思,就会主动出来)
难道她睡着了?敲敲门,没有声音,叫几声,也没有应答。队友找到钥匙,打开门。灯开着,她和衣侧躺在床上,被子和枕头摞在一起,小脑袋枕在上面,身体蜷缩着。果然,睡着了。
此时的她,眼睛轻轻地闭着,小嘴粉嘟嘟,脸庞如此平静安宁。这哪里像刚才那个倔强、顽皮的孩子。
看到她熟睡的样子,不由又是一阵后悔,干嘛对她发脾气呢!她还只是个刚满7岁孩子呀!
但是,她那小倔劲儿上来,能把人气个半死。队友总是埋怨我:“你就对别人的孩子有耐心,对自己孩子一点耐心都没有。”
是的,我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但是在二宝的身上,我是用尽了浑身解数,耐心已消磨殆尽。脾气再好的人,也有爆发的一刻。
二宝从小由我和队友一手带大,对我们十分依赖。每天陪吃、陪玩、陪睡,离开大人就不能自己玩儿,小时候还觉得很可爱。现在上了小学,还是天天粘着大人。
同龄的孩子一到假期都是三个、四个课外班。二宝只学了英语,全天只上一个半小时的课,剩下的时间都在玩儿。
天气好,还要陪她去体育场或小区找小伙伴玩上两个小时。都说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二宝这一天玩的时间着实不少,但还是玩不够。
这个表面看上去文静、听话的小姑娘,似乎心里住着个小怪兽,一只爱耍性子,只爱玩儿,不爱学习的小怪兽。
当了十几年的老师,总是告诉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心平气和。但是,当自己面对贪玩儿、不爱学习的二宝时,却是束手无策。总觉得她越来越顽皮,越来越难管。
都说,当老师有优势,能更好的教育自己孩子。但是,很多老师往往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反思之后,总结几点原因:
1.职业的特殊性。老师的工作,不只是教知识,面对一群“神兽”,还需要绞尽脑汁去解决一个接一个五花八门的问题。一天结束,身心俱疲,当老师的,多数爱较真,易怒易生气。
回到家里,孩子的一颗小火星,就点燃了一片情绪的大森林。自己的孩子成了发泄情绪的对象。也就是“对别人的孩子有耐心,对自己的孩子没耐心”。如此看,老师的孩子还是很可怜的。
2.老师也有攀比心理。老师班里优秀的孩子很多,写字漂亮、朗读出色、思维活跃……这样的孩子看着就喜欢。所以,总是把所有优秀孩子的优点,拿来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无形中提高了对自己孩子的要求,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3.老师的职业习惯,往往好为人师。面对自己的孩子,“老师”和“父母”的角色没有及时转换,总是把在学校要求学生的一套,带回家要求自己的孩子。同样,孩子在学校在被老师监控一天,回到家,还要像在学校一样被要求,被监控,自然接受不了,于是,开始叛逆。
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僵,孩子在高压力、严要求下,感受不到温暖,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
首先,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家庭、在学校要转换不同的角色,上班是老师,下班是家长。在学校,做个好老师,回到家,就要做个好家长,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爱。不能以教育工作者的语气和气场对待自己的子女。因为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温暖的寄托,是心情的驿站,是孩子受伤后的避难所。在家里,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工作和生活要分清,调整工作节奏,较少负面情绪。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更不能把最亲的人当成出气筒,造成家庭关系紧张。
最后,降低教育期待,减少教育焦虑。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老师家的孩子也不例外。面对自己孩子这个特殊的个体,也需要因材施教,也要充满爱心,静待花开。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父母的问题。先有没问题的父母,后有没问题的孩子,如此亲子关系才会氧气充沛又勃勃生机。
来源 | 且以欢喜度流年 编辑 | 夏天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