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什么要骨髓检查?
发表于 ・ 资讯中心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上次讲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故事,提到骨髓穿刺,不少家长又吓出一身冷汗,针穿到骨头里好疼啊!会不会对孩子有伤害?

像前文故事中的心心,她的病总不好,多次查血常规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悲喜故事),医生建议做骨髓穿刺,看看骨髓中粒细胞各个阶段的细胞数量,形态,有无异常细胞,成熟情况等了解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当然骨髓穿刺不仅仅是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它广泛的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
骨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骨头间隙里的组织,是人的造血器官,人体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性粒细胞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想了解为什么中性粒细胞减少,从源头去找原因是最直接的办法。就像一颗小树苗枯萎了,我们可以看看它的根发生了什么问题,所以骨髓穿刺就诞生了,骨髓穿刺也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就跟护士天天打针一样,医生常常会为需要靠看骨髓诊断疾病的病人做这项操作。尤其是我们风湿免疫科医生,天天遇到反复发热,关节痛的孩子,我们要为孩子搞清楚诊断免不了要做骨髓穿刺排除有无血液系统疾病。
图片来自于百度图片
图片中显示的穿刺部位是髂骨,通常大一点的孩子会选择这个部位,小婴儿一般选择胫骨(小腿那里的一根骨头)或胸骨,骨头很硬,会用到专门的骨穿针,想起来是有点可怕呢,不过会打麻醉药减轻疼痛感的,医生会抽0.2-0.3ml骨髓液送检,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穿刺前医生也会详细告知家长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评估有无禁忌症,这也是一项有创性操作,需要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检查前会交代风险和注意事项。

骨髓穿刺术的风险包括麻醉过敏,创伤性休克,创口出血,感染,骨髓腔感染等

这些有创性检查听起来都比较恐怖,但是如果医生给家长解释了为什么要做以及做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我想家长会理解的。每个儿科医生都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小患儿,守护他们的健康。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