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禅语佛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早上5:30准时分享,请放心关注。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过一个概念:
越努力,越幸运。
但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那为什么有些人越是努力,越是一无所有;越是向上攀登,反倒摔得越惨。
曾仕强教授解释道:万缘从心起,万象从心生。他过得不好的原因都写在脸上。

曾仕强教授谈及“相貌”这个话题时,分享了一则小故事:
宋徽宗时期盛行道教,于是各地都在修建道观。
有个画师受邀到观中为道观描摹壁画,因苦于没有参照物,于是就在人群中观察香客。
后来,画师根据妇人为原型在观中创作出八仙过海的何仙姑图,备受香客们称赞。
五年之后,观主又请画师前来,想要画师帮他画一副夜叉地狱图警示世人。画师又在观中思考,恰巧这时有衙役押着一群犯人路过,画师见其中一个女子披头散发,面貌狰狞,眼神中带着凶煞。
于是就让衙役押着女子上前,想要以她为原型画一副母夜叉图。
女子在抬头见到画师的刹那,瞬间潸然泪下 ,她声泪俱下道:师傅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你五年之前画何仙姑的妇人啊。
原来,女子作为何仙姑的扮相出了名,一时有诸多乡野富商邀请她到乡间参与庙会游行。
佛云:境由心转,相由心生。
世间最透彻的因果道理莫过于:心念,能够催生不一样的人生。
心念会影响人的选择和方向,不正的境遇影响下,人身上的一切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人的相貌与心念息息相关,心念正不正,在脸上也能一目了然。

但也有人会困惑,自己不做亏心事,终日为了生活东奔西走,可得到去收结果时,依然颗粒无收。
难道,好人有好报的说法是一种悖论吗?
实则不然。
曾仕强教授对此的解释是:
国学大师周贵银老师举过个例子:
曾经达摩祖师来到中原,笃信佛教的梁武帝邀其见面,面谈时武帝问:“我修建这么多佛寺,写这么多经卷,度这么多僧人,还废了死刑,我有多少功德?”
达摩答道:“都没有功德。”
为什么没有功德呢?
周贵银老师解释道:
这世间所谓的福气,并不是冥冥之中的运气,而是实实在在的通过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成果。
伪善是披着善良外衣的恶种,它就像一个没有胚芽的种子即便种到地里也不会开花结果。
因此,一个人在努力做事之前,最先该考虑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这么做为了什么。
摆正好自己的“用心”,时刻明晰自己的“发心”,跟着善愿去走,结局都不会太坏。

纵观他这一生,有很多次身陷劫难,却是如有神助,转危为安。
很多史学家戏称他可能是“穿越的人”,所以熟知那个时代的规矩,能够化险为夷。
事实上,他并不是有通天彻地的本事,而是他时刻铭记自己的心,用至善的大道之心来渡人渡己。
曾仕强教授也曾提到“至善”两个字,那什么是“至善”呢?
《大学》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这个世间,真正大道与福报即是要做到仁爱众生,大公无私。
所谓的无私就是指我们在帮助别人之后,就不要再去计较帮的是谁?帮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学会做到帮完就忘,到了这步一切就该停止了。总想着回报,这不是在积攒福报而是在消耗福报。
达摩祖师说:“善之为用,不求回报;一求回报,即非善也。”
真正在给命运积福的人从来都不会去思考自己开垦了多少亩福田,也不会在意行了多少善,付出了多少努力,最后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
他们只知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是福是祸,是吉是凶,一切自有天意。

周贵银老师《老板圣心韬略》上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
“所谓的借运,其实就是帮助别人,造福自己。
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别人的福田上收割。
你收割了别人的福报,不是应该感谢人家,怎么反倒要人家感谢呢?”
深以为然。
真正积攒福气的善事是不求回报的,一求回报,就不是真善。
别人给了回报,福缘就尽了,未来怎么能再续前缘呢?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禅语佛源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禅语佛源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生活好物
« 上一篇任秀夫为什么购买“019”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