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职场的问题,请加文末的微信

关注我的,不是粉丝,而是朋友

本文1910字,阅读时长4分半钟。              

今天着重来聊一聊我当初毕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去选择我现在走的这条路:考公。

除了所谓的被毒鸡汤洗脑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无奈有现实的原因?

1

我记得我毕业那年,有部热播的电视剧叫《北京青年》,讲的是何东、何西、何南、何北四兄弟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晨扮演的何东,本来是北京的公务员,月工资8千,何东本来有着贤惠的女友、稳定的工作。
却在结婚登记的时候,他却忽然反悔,闪电般分手、辞职,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的,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别人期待的生活,何东觉得这种状态是错误的。
他想重走一次青春,去找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他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改变了心态,迎来了人生的新高峰。
现在看来,这不妥妥的毒鸡汤吗?那可是帝都的公务员!
我觉得当时我不去选择考公,一来是受这部电视剧的价值观影响,觉得公务员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二来是一种老子不要和那些芸芸众生为伍,就是要特立独行,他们都在考公,我就不去,我就创业,借钱也要创业。
现在看来,非常可笑和幼稚。
首先是那种所谓的特立独行的心理,为了追求特别而特别,是没有意义的特立独行。
其次,我都不知道公务员到底是干些什么工作,我所有对公务员的想象完全停留在电视剧中的:行政夹克、公文包、一杯茶、一份报纸上,何来的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呢?
这不仅仅是可笑和幼稚,甚至是可怜。就这样平白无故错过了考公的最好机会---国考。
因为国考只有应届毕业生能参加,职位选择范围也较多,这样一来竞争压力就会小很多。
可是,除了刚刚说的无知之外,其他像我一样的穷孩子,为什么很多也没有选择去考公呢?
其实这个问题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为什么穷孩子大多数都考不上?因为大多数都是交了报名费后,都是裸考,全凭自己感觉。
我想真正的原因有4个:

2

缺认知,不知道公务员的优缺点
这点刚刚其实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我就是缺认知的典型,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

3

缺钱,负担不起高昂的资料费和培训费
当时我其实还是了解过公考的,学校铺天盖地的都是公考机构的广告,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笔试的培训班,便宜的有3千,贵的有上万的。笔试过了还有面试培训班,费用基本都在6千以上了,过万的是普遍现象。
听到这么高的费用的时候,对于像我这样的家庭来说,肯定是不会去报名的。结局就是只有靠自己闷头刷题,全凭感觉去总结。
这样一来,学习和提高的效率就很低,因为不知道重点,只有用最笨的办法,一遍一遍的做题。没有机构给你总结的方法,也没有人给你讲出题的重点。而那些条件好点的都是去报班学习,效率自然不能比。
穷孩子除了一个人闷头刷题效率低之外,没有人监督的学习,最终都会半途而废。我记得我们寝室有两个选择考公的,自己学着学着,就放弃了,最终考试也只有裸考。

4

缺信息,无法获取关键的内部信息
这里就以公务员面试为例,面试的题目的回答是有结构有方法的,不然为什么叫结构化面试。每一个题,你需要回答哪些点,才能得分,这都是有规律的。
但没有过体制内工作经历和时事的了解,很难回答到那些关键点上。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沈眉庄在进宫前,就请了皇太后身边的嬷嬷来家里给沈眉庄透题,告诉她如果问读过哪些书,千万不能回答读过四书五经,因为宫中选妃,无才便是德,就读过女则便好,那是教育女子守规矩的书。
这就是关键的内部信息,甄嬛没有获取到,安陵容也没有获取到,只有沈眉庄这样的高门显贵才有机会获取到。
所以,搞清楚了出题者的动机,才能更好的答题。
穷孩子根本没有这些机会去了解体制内的工作方式和思维习惯,除了去培训机构之外,根本没有渠道去了解那些关键的内部信息。

5

缺支持,他们要尽可能早的工作,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
当初毕业的时候,我也有思考过要不要考研,可是一想到考研还要再读三年,还要再付三年学费,还要再过三年才能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考研的念头几乎只在我的脑海里存在了几秒钟。
穷孩子常常非常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没有选择继续读书的底气,只能尽快参加工作,尽早地挣钱养活自己,才能给家里减轻压力。
这也是最现实最无奈的原因。
穷孩子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不会去做那些最优的选择,因为缺认知、缺钱、缺信息、缺支持,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为现实所累,在那时那刻,他们只能闭着眼睛走路,碰到什么算什么。
祝:
拥有选择的权利!
PS: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文末右下角【点个赞和在看】,顺便关注一下吧。
我每天都更新,这是我坚持日更的第108/365天,不更新是小狗!

作者介绍:

我是薄识君,我是一枚体制内职场的90后,家穷人丑,农村户口,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世代农民,父母没啥文化。

我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农村青年,不断通过自己努力,最后成长为单位里最年轻的领导干部,我在这里每天向您分享我自己个人成长和职场成长的经验总结,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您也可以加我的微信,分享您的人生故事!


欢迎加我微信,交个朋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