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A食佳美食菜谱,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就可以抢先阅读最新文章,每天都有更新哦!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最终的离别。

人生在世几十年,总有一天会送走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常常错过最后一面。

后悔、心痛、无法忘怀,如果能提前回来亲口告别,那该有多好?

一、见了妈妈一面,父亲安详地走了

父亲于2020年2月12日晚8:35离世,享年78岁。

父亲对自己的身体一直很自信,我曾多次劝说他要保暖,注意身体,他并不在意。在查出癌症前,他从未进过医院。

18年6月,父亲明显消瘦,我坚持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诊断出食道癌中晚期。好在父亲的底子好,术后康复很快,在2018年8月到2020年1月这段时间里,除了有些消瘦和拉肚子外,生活还是比较有质量的。

2020年1月,父亲胸闷气短,腿脚无力,腰部疼痛,不思饮食,CT一查,全身转移。

和医生沟通后,我们觉得不告诉他真实情况为好。主治医师告诉他:老爷子,CT显示是肺部炎症,骨质疏松。我爸信了,住院几天后身体有一定好转。

因为临近过年,父亲一直想要提前出院:“检查没问题,回家我好好调理就可以了,在医院憋得慌”。我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尽量满足患者愿望,于是当天就出院回家了。

大致就在过年前后了”,医生跟我说。

2月11号,父亲主动要求住院,我感觉不妙。当时父亲已经是恶液质,瘦得皮包骨,太阳穴凹进去。11号到12号2点是清醒的,从2点左右开始,父亲的手一直往空中抓,不停掀被子,眼睛睁得大大的

我的父母很恩爱,父亲也很宠爱她,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见母亲了。然而,我的母亲有点迷信,她听说“不能看着丈夫离开”,否则以后不能在地下相会,所以回家了。

我打电话告诉她父亲的情况,最终她还是决定过来。到了医院,她在父亲床边说:“ 来了,你放心走,我会好好的,你一直拖着也难受,好好走 ”。不久,父亲的眼睛就闭上了,然后一直处于非常安详的昏迷状态。

我一直以为父亲会“回光返照”,起来交待点什么,结果就这么安详地走了。想想这也算幸运吧,他走得如此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

二、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临终又称濒死,指人体主要器官功能趋于衰竭,经积极治疗仍无生存希望,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时候。濒死原则上属于死亡的一部分,但也可能出现“奇迹”,故不属于死亡。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医学发现机体各组织、细胞并非在同一时间死亡,死亡是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濒死期

又称临终状态,指死亡开始的一段时期,机体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深度抑制。

致死原因的不同,濒死期的时间长短不一,如颈部切断、心脏外伤等,可以不经过濒死期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而慢性病致死者濒死期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

临床死亡期

是由濒死期发展而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抑制已由大脑皮质扩散至皮下及脑干部位,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血液循环中断,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这一时期,患者虽然呼吸、心跳停止,但脑功能尚未产生不可逆改变,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生物学死亡期

指全身各组织、细胞的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器官的新陈代谢停止,出现不可逆变化,组织细胞均已死亡,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三、临终前,会有回光返照吗?

回光返照”一词源于《五灯会元·道揩禅师》,原意为“自我反省”,先被引申为“事物消逝前的短暂活跃”,例如昏迷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可以吃饭、说话,给人病情“减轻”的感觉,但随后迅速离世。

所有人临终前都有“回光返照”吗?科学将它解释为: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所致

人在濒临时,大脑皮质会指示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分泌诸多激素,这些激素可调动全身的一切积极因素,使病人由昏迷转为清醒,给人“好转”的假象。但好景不长,在体内残存的化学能量集中释放后,各器官“油尽灯枯”,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

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这个时候多陪陪他们,让患者带着爱离去。

1、吞咽困难

病人消化功能已经丧失,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连基本的言语、吞咽功能都受阻,身体越发消瘦。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相反,脱水、缺乏营养的状态会造成酮体积聚,产生“止痛效应”,让病人异常欢欣。

2、皮肤冰凉

周围循环的血量锐减,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此时不要以为病人很冷,给他加盖被褥,相反,盖上被褥会让临终病人觉得太重,无法忍受。

3。临终喉鸣

随着死亡的临近,病人的口腔肌肉变得松弛,呼吸时,积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会发出响声,但用吸引器吸痰往往会失败,并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此时,应将病人的身体翻向一侧,头枕得高一些,或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

4、意识混乱

大脑功能紊乱,自我意识消退、神志不清,有时会焦躁不安,异常亢奋,“说胡话”,甚至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但这些都是自然死亡的“正常现象”,身体脱水、缺水会导致电解质代谢紊乱,引发脑内神经和精神功能障碍。

虽说人总有一死,但在亲人最后的时光里,我们的陪伴和关心,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有机会时说一声“再见”,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觉得不错,记得点个“

识别下方公众号

抢先阅读最新美食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

推荐阅读
不论男女,晚上空腹时吃点它,提高免疫力,建议人到中年要多吃!

无论男女,早上空腹就吃它,常吃增强免疫力,营养丰富不比牛奶差

“最脏”的一道菜,医生从不让家人吃,许多女性却一直很喜欢吃

早上起床一杯温水,等于喝细菌?医生:答案或与你想的不太一样

血糖偏高的人不能吃茄子?“医生”:除了茄子或也要少吃这两物

 它是人体“清道夫”,含铁量高,与韭菜是绝配,常吃气色好

炒糖色时,冰糖先下锅就错了,大厨教你做法,红润鲜亮,不糊不苦

做万能凉拌汁,牢记“6个1”配比,拌荤素菜都好吃,味道好极了

不管什么时候,海带和它不能一起吃,家有孩子老人需要勤加注意

炒饭这样做才好吃,米饭松散入味,粒粒分明,一碗下肚,超满足的

告诫家人:8种尽量少吃的蔬菜,南瓜在最后,排首位的不少人几乎天天吃

对眼睛最好的食物竟是它,中老年人都需要!记得要多吃!太有用了!

李兰娟:早上是养肝“黄金期”,常吃5种早餐,或有助于肝脏修复

肝不好时,先不要着急吃药,常吃这几种食材,养肝排毒

天然“补血库”不是阿胶,而是它,营养可口,补水养颜,气血双补

                                         点亮『在看』让更多朋友受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