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会计行业的在抱怨,为什么这么累还没有人家的工资高。如果能在会计岗位上挣到 1 万块钱的人,你在别的行业打拼,大概率能挣到 2 万。

你现在会计岗位上挣1万,十年后你还是1万。你的同学在别的行业打拼,现在是1万,十年后是3万。

这就是为什么不看好会计的原因。

卷,但是很难卷出头。

为什么会计会比其他行业相对而言更卷shuo?

学的人太多,岗位太少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去学会计学?

无论是职校,专业,普本,还是双一流;无论是财经院校、综合院校、甚至是理工大学,都设置了会计专业。十几年前会计好就业的繁荣导致高校纷纷设立会计学专业。但是如今会计的衰败对大学却丝毫没有影响。每年还是有很多同学,前赴后继报考会计学专业。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他们选择专业的动因,一半来自于父辈的过时经验,一半来自于哪个专业自己的分数够的上。

象牙塔对会计的热情,和就业市场上会计的萧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这个反差,也推动了会计的内卷,卷到极致的那种。

为什么会计岗位越来越少?

因为现在,AI就是一切。

财务报销系统。能自动检验发票真伪,抬头的正确性。能自动校验是否在预算内,是否符合各项列支标准。

财务软件系统。能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自动计算租赁利息,自动计算税会差异,自动生成报表。

大部分的活儿,财务系统都给干了。

      会计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目前会计虽然还没有被淘汰,但是以前招10个会计做核算,现在只需要招1个。所以不去卷,你很难找到一份将就的工作。

        有人会说,财务又不只是核算,还有财务分析,报表分析,预算分析这些岗位。确实,这些岗位目前没有明显的缩招的趋势。但是因为学会计的人真的太多,这些岗位,往往也成了我们内卷的最终目标。

      可笑吧。我们现在拼了命的努力和学习,不是为了当财务总监,而是希望自己能做上一个比核算略略好一点的分析岗位。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不断降低预期,不断拼命。

       我们虽然没有小时候没有经历物质上的匮乏,但是长大了,却要经历比这更难得事情,就是没有期待式的奋斗。

     当知道,会计这个专业没什么前途的时候,自己已经学上了。

    当知道,注会证并不能一定让我成功的时候,自己已经开始卷上考证了。

      当知道,房价会涨,物价在涨,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一成不变,未来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自己还是在筋疲力竭地努力着。

      说实话,很多人在考注会的时候,并没有期待,能靠着注会证拿到高薪工作。更多的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前进,是被周边内卷的氛围,被迫内卷。

       否则,面对会计这个死胡同,别无他法。

       所以,不是人人都要去考注会,而是,注会是我们做会计的,为数不多的选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标签列表